秦地秋日胜春朝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十月二十一日 , 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黎明村秋意浓浓 。 本报采访人员袁景智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潼关晨曦 。 本报通讯员樊潼顺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秦地秋日胜春朝】10月18日 , 秦岭秋景 。 本报通讯员王警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10月11日 , 城固县桔园镇郭家山村的柑橘喜获丰收 。 本报通讯员李云湉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10月25日 , 在延安市宝塔区桥沟街道烟洞沟村“苹果公园” , 果农马文昌(右一)在果园直播卖货 。 本报通讯员卜晓愚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9月 , 正午时分的甘泉大峡谷景区月牙沟峡谷 。 本报通讯员朴龙德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9月28日 , 在石泉县城关镇枫树村 , 远眺秦巴汉水 。 本报通讯员皮勇维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9月5日 , 夕阳下的骊山 , 苍山峻岭好像涂上了万道红霞 , 景色妩媚动人 。 本报采访人员杜玮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国庆前夜 , 两个年轻人在西安钟楼前自拍留念 。 本报采访人员杨小兵摄
秦地秋日胜春朝
文章图片
位于靖边县东坑镇二层河台的无定河沙漠大峡谷秋景 。 本报通讯员高云摄
王锋
“秋色从西来 , 苍然满关中” , 唐代诗人岑参与友人登上慈恩寺浮图(即今大雁塔)后 , 曾发此浩叹 。
往事越千年 。 当时诗人目力所及 , 不仅有秋阳下万户千门的长安城 , 还有终南的“连山若波涛 , 奔凑似朝东” 。 而秋色既从西来 , 大可遥接李白的“西当太白有鸟道”了 。 太白山雄镇于秦地西陲 , 秋来也 , 一夕之间 , 满山如焰的红叶 , 四望则云奔雾涌于太白诸峰间 , 更有皓然积雪 , 为此秋景增胜 。
西为太白 , 东则潼关 。 潼关 , 在谭嗣同眼中 , 是“终古高云簇此城 , 秋风吹散马蹄声” 。 其地据险可守 , 兵家必争而诗家必咏 , 华岳千仞在望 , 黄河又万里来奔 , 岳渎相望 , 古来共谈 。 且潼关段之黄河 , 秋日尤显开阔且深沉有力 , 一如陕人性情 , 刚猛质朴 , 无畏无惧 。 潼关可怀古 , 而“走出潼关”则早成陕人励志语 , 进击之马蹄声 , 谅不会吹散在秋风中 。
其实 , 若论秋色之热烈 , 无劳远足 , 于西安城南数里即可饱览 。 雁南公园之枫林 , 虽仅十余亩 , 红叶如火似霞 , 灿烂非凡 , 人们络绎打卡 , 陶然共乐 。 赏叶罢 , 若一骑烟尘东行 , 数十里即至骊山 。 此处山道 , 有人誉之为陕西最美环山路 , 弯曲如带 , 斗折蛇行 , 大山庞然在侧 。 明净秋空下 , 飒爽金风中 , 人在山中 , 车绕山行 , 行处皆秋色 , 清景无限 。 若更东行 , 便可抵蓝田王顺山 , 即玉山 , “蓝水远从千涧落 , 玉山高并两峰寒” , 而昔日王维隐居之辋川胜境 , 已然是“寒山转苍翠 , 秋水日潺湲”了 。
欲观秋色之斑斓 , 则可纵穿秦岭而一直向南 , 直至陕地“边关” , 那些与川渝鄂等地相接之处 。 如平利县 , 多水田 , 秋日间稻浪涌金 , 衬以青山白云 , 好一幅丰收之天然图画 。 人行图画中 , 收获之乐 , 乐何如哉!于石泉县一村中远眺 , 汉江淙淙淌过 , 似为此间秋景挂一巨型天然绶带 。 至于商山洛水间之秋色 , 亦斑斓可喜 , 引人往游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