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个营的战场奇遇:阴差阳错失散,安然无恙回归

解放战争初期 , 新四军的一个营在随团实施中原大突围的过程中 , 经历了一系列战场奇遇:先是阴差阳错与主力部队失去了联系 。 有趣的是 , 他们在18天之后终于安然无恙地实现了回归 。 在这个过程中 , 他们还“顺便”全歼了敌人一个连 , 最后得到团首长的表扬 。
那是在1946年6月底 , 由新四军第七师等部队改编的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开始突围 , 在冲破平汉铁路封锁线后 , 继续向西北方向突进 。
7月30日 , 由团长胡玉堂、政委邵敏率领的第七团在豫陕交界处的古路河南仗沟一带遭到国民党整编三师赵锡田部的袭击 , 经过一番激战后 , 七团团部和二、三营摆脱了十倍之敌的围追堵截 , 仅有一营与团部失去联系 。
那么七团一营去了哪里呢?其实他们并没有受到损失 , 而是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 , 阴差阳错避开了敌人 , 来到古路河西面的一座大山上 。 营长孙万祥把部队摆在山头树林中占据机动地形隐蔽 , 并放出警戒 , 派小股人员下山筹粮、侦察情况 。
新四军一个营的战场奇遇:阴差阳错失散,安然无恙回归
文章图片
上午9点左右 , 营长孙万祥、教导员马书年正在山岭上一家农户的葡萄架下休息 , 哨兵急步跑来报告 , 山沟里上来了一支大约百余人、身穿黄衣服的队伍 , 可能是敌人 。
孙万祥马上派通信班通知一、三连作好战斗准备 , 他跑到山岭举起望远镜一看:是敌人!有80多人 , 看情形敌人完全没有料到山上有我们的队伍 , 孙万祥骂了一句 , 他妈的 , 把他干掉!
孙万祥迅速与教导员马书年简单商量了几句 , 就分头去布置好队伍 。 待敌人进入伏击圈 , 孙万祥站在树荫下高声喊话 , 麻痹敌人 。
孙万祥喝问:“喂!是哪部分的?”
敌人回答:“第三师的 。 ”
新四军一个营的战场奇遇:阴差阳错失散,安然无恙回归
文章图片
孙万祥故意说道:“什么?是哪部分?我听不清 , 过来一个人上来联络 , 是自己人 , 不要误会 。 ”
敌人吹起了联络号 , 继续行进 。 待他们完全进入了伏击圈 , 孙万祥的手枪响了 。 顿时 , 两侧的机枪、步枪一齐射向沟底 , 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地扔下去 。
敌人晕头转向 , 吓得纷纷趴在地下 。 我军马上吹起冲锋号 , 两侧山上的战士上好刺刀 , 冲下沟去 , 犹如猛虎下山 , 高声喊着:“缴枪不杀!”
敌人被这种突然的袭击吓懵了 , 纷纷把帽沿往后一拉 , 就地放下武器 , 呆若木鸡 , 连声说“我们缴枪、缴枪……”
就这样不到一刻钟的时间 , 敌人除老兵游子、副连长一人逃跑外 , 全部当了俘虏 , 俘敌“青年军”连长以下80余人 , 缴获美式小炮1门 , 新轻机枪5挺 , 步枪50余支 。
新四军一个营的战场奇遇:阴差阳错失散,安然无恙回归
文章图片
经审问被俘敌连长 , 得知这是赵锡田部二十旅派出的一个搜索连 。 他们以为昨天打了大胜仗 , 所以今天就满不在意 , 稀里糊涂地就当了俘虏 。
没想到新四军七团一营战士还没把战场打扫干净 , 敌人的后续部队就赶到了 。 密集的炮火向一营扫射 , 炮弹呼啸而过 , 子弹“嗖嗖——”地打在脚下 。 在这种情况下 , 除带走了敌连长外 , 俘虏大部分都来不及带走 。
七团一营指战员由沟底跑到西面山上玉米地时 , 身边的玉米秆被机枪扫射得像被刀切一样成片倒下 , 山上的松树也被炮弹击断 。 战士们带着缴获的枪支子弹 , 使尽全身的气力 , 终于跑出了敌人的射程之外 , 这才松了一口气 。 当时惊喜、复杂心情 , 实在难以言喻 。
新四军一个营的战场奇遇:阴差阳错失散,安然无恙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