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的三个拿手绝活儿

最近 , 知乎上刷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 有人问:“本人经济学博士在读 , 即将毕业 。 手里有一些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助理教授offer , 也有一些国内互联网大厂的offer 。 请问该怎么选?”下面的回答很有意思:“相信我 , 大厂不相信经济学 。 ”
乍一听 , 好像有道理 。 那些复杂的经济理论跟大厂的日常业务扯不上什么关系 , 一个经济学博士 , 去互联网大厂能干什么?但你知道吗?美国的互联网大厂正在展开新一轮抢人大战 , 这次的目标不是天才程序员 , 而是经济学博士 。
《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的三个拿手绝活儿
文章图片
经济学家
据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最新一期报道 , 全美排名前十的经济学院系博士应届毕业生 , 在2018年时只有不到1/20去了科技公司 , 到2022年 , 这个数字增长到了1/7 。 其中 , 亚马逊一家就招揽了约400名全职经济学家 , 是一般的研究性大学的几倍 。 优步更夸张 , 去年 , 哈佛大学1/5的经济学博士应届毕业生去了优步 。 还有Meta公司 , 它发放的博士研究奖学金 , 就是在博士在读期间提前抢人的 , 以往十多年都只颁给计算机、工程、物理等专业的博士生 , 而今年破天荒地有经济学博士生进入了奖学金名单 。
那么问题来了:互联网大厂争抢经济学博士 , 请他们来具体干什么工作?对互联网大厂来说 , 经济学家有三个拿手绝活儿:
第一 , 基于市场均衡模型 , 制定更好的定价策略、竞价机制等 。
比如 , 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的经济学家 , 通过研究用户的乘车价格、等待时间等数据 , 来推测用户的时间价值 。 他们发现 , Lyft用户认为自己的一小时值19美元 。 于是 , Lyft在打车高峰期推出一项功能 , 叫“Wait&Save” , 乘客可以主动选择等待更长时间 , 以节约相应车费 。
《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的三个拿手绝活儿
文章图片
数据与分析
第二 , 制定激励机制 。
在经济学家看来 , 人性既不善、也不恶 , 人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 取决你采取什么样的激励机制 , 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激励机制的学问 。 再加上行为经济学、助推理论的兴起 , 经济学家们如虎添翼 , 有一整套工具来改变、塑造用户行为 。 像互联网产品设计得“上瘾”模型 , 就基于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
第三 , 识别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
《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的三个拿手绝活儿】这是目前互联网大厂对经济学家需求最大的岗位 。
《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的三个拿手绝活儿
文章图片
因果关系研究
我们知道 , 大数据只揭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 不揭示因果关系 。 相关关系可以用于预测 , 比如 , 在婴儿尿布卖得好的时候 , 大概率啤酒销量也不错;但是 , 相关关系无法对变量施加影响:我能不能通过给婴儿尿布打折来增加啤酒销量?这就得靠因果关系来判断了 。 经济学家是利用统计学工具来研究因果关系的高手 。 去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 就是颁给了三位研究因果关系的学者 。
过去 , 经济学家不想离开高校 , 是因为不想放弃研究工作 。 而现在经济学博士不进大学进大厂 , 进大厂并不意味着放弃研究 , 恰恰相反 , 大厂拥有的丰富数据资源 , 有助于他们在研究中更进一步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