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的“小老师” 家中的“小大人”

本文转自:生活报
双城留守儿童小歌
班里的“小老师”家中的“小大人”
班里的“小老师” 家中的“小大人”
文章图片
班里的“小老师” 家中的“小大人”
文章图片
生活报讯(实习生王玉影见习采访人员刘维娜采访人员李丹)生活报联合黑龙江省希望工程捐助中心、黑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 10月13日起发起“情暖童心爱心午餐”公益活动 , 捐赠平台每收到7元爱心款 , 即可帮助省内农村、城镇留守儿童及困难家庭的学生购买一顿营养午餐 。 即日起 , 活动召集爱心人士、公益志愿者、爱心团队共同助力 , 捐赠数目上不封顶 , 最少为7元 , 欢迎爱心企业组队参与 。 同时 , 生活报采访人员也将走近孩子们身边 , 讲述他们的励志故事 。
在哈市双城区永胜镇学校 , 有这样一个每天都最早到班级学习的女孩 , 虽然她家庭贫困 , 是由奶奶带大的留守儿童 , 但她依旧积极阳光、努力向上 , 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 , 是奶奶心中最懂事的大孙女……她就是小歌(化名) , 一名刚上初一的中学生 。
小歌2010年出生在一户普通人家 , 父母为了维持生计选择外出打工 , 而她只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 。 “小歌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听话 。 ”奶奶心疼地说:“她特别喜欢去上学 , 每天早早就起来收拾准备 。 冬天天还没亮她就要出发了 , 每天到校都是前几名 。 ”小歌的奶奶年纪大 , 文化水平也比较低 , 虽然在学习上帮不上忙 , 但小歌的成绩从来没让奶奶操过心 。 “我孙女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开始写作业 。 ”
“我觉得学习能让我快乐 , 所以每天我都最早到班级 , 这样我就能多学一会儿 。 ”在班级担任班长的小歌 , 是个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 采访人员问她有什么学习方法 , 小歌表示:“课前我会先预习 , 上课时跟住老师认真听讲 , 课后有不会的马上就问老师 。 ”从小一到初一 , 小歌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 班里的同学有困难时 , 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 。 “她和同学们相处融洽 , 班级里有什么活动 , 她都带头参加 。 同学碰到不会做的题 , 她总是耐心讲解 , 大方分享做题方法 。 同学们都夸她是个小老师 。 ”小歌的班主任说 。
小歌还有一个4岁的弟弟 , 为了帮年迈的奶奶照顾弟弟 , 放学后的她从来不和同学出去玩 , 而是选择尽快回家陪伴弟弟 。 “我奶奶岁数大了 , 要同时照顾我们俩 , 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 ”小歌懂事地说:“从弟弟小时候我就给他洗脸穿衣服、陪他玩、教他学习 。 ”长姐如母 , 小歌不但细心照顾弟弟 , 还会用自己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弟弟买零食和玩具 。 如今已经12岁的小歌 , 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力量来支撑这个家 。 “她要学习、照顾弟弟 , 还要帮我做家务 , 刷碗、扫地、擦地、收拾屋子 , 她都干得很像样 , 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些 , 但是有这么听话的孩子 , 觉得很幸福 。 ”小歌奶奶笑着对采访人员说 。
“一定要努力学习 , 只有学习才能让未来过得更好 。 ”奶奶这句“口头禅”时常在小歌的脑海里浮现 , 也是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 。 “除了奶奶以外 , 我最想感谢的就是老师 。 ”小歌最喜欢她的英语老师 , 课后经常会和老师分享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 , 每次老师都会积极回应她、和她聊天 。 “以后我也想当一名老师 , 我觉得老师很伟大 。 ”
班里的“小老师” 家中的“小大人”】对于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 , 小歌都记在了心里 , 年纪轻轻的她 , 像一个“小大人”一样正式地和采访人员说 , 自己长大以后也要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