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二级防护”下的一场“紧急救援”

生命至上“二级防护”下的一场“紧急救援”
医院急诊科 , 一直是医护人员与“死神”短兵相接的前沿阵地 。 特殊时期 , 在确保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白衣战士们在“二级防护”下争分夺秒开展了一场有一场“生命保卫战” 。
10月25日20:08 , 一位66岁的老人被紧急护送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急诊科 。 患者间断胸痛8个小时、心率缓慢、心电图ST段的弓背抬高——是典型的急性心梗症状!
时间就是生命 , 要挽救患者生命 , 必须立即进行介入手术 。 时间紧急 , 虽然患者此时核酸检测结果已经过期 , 急诊科主任郑晓晖依然带领团队立即展开抢救 。 与此同时 , 医护人员为患者加急核酸采样并送检 。
生命至上“二级防护”下的一场“紧急救援”
文章图片
从采集标本到上机检测 , 核酸检测最快至少需要50分钟才能出来结果 。 此时此刻 , 时间多等一秒 , 对患者来说就意味着风险成倍增加 。 “疫情之下 , 生命至上!”医疗团队立即启动“二级防护”措施 , 紧急为患者实施手术 。
通过负压转运舱经固定通道 , 医护人员将病人转运到专用导管室 。 手术室内 , 医护人员全副武装 , 面屏、洗手衣、防护服、铅衣、隔离衣和双层手套 。
原本 , 这是一台常规介入手术 , 但在“二级防护”措施下 , 医疗专家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 , 再加上厚重的铅衣 , 这使得每一步操作都比平时艰难 。 尽管如此 , 专家们还是凭借着过硬的技术水平 , 稳步推进着手术步骤 。
生命至上“二级防护”下的一场“紧急救援”
文章图片
造影显示 , 患者右冠狭窄90% , 且从造影的影像上看斑块不稳定 。 这就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罪犯血管” 。
经过精准操作 , 用导管和导丝开辟了生命通道 , 经过预处理和棘突球囊充分修饰扩张 , 然后用药物球囊扩张了狭窄血管 。 21:45 , 手术顺利结束 , 患者生命警报得到解除 。 目前 , 急性心梗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 即将转出重症监护室负压病房 。
此时 , 一位患者得到了新生 , 那边 , 120急救铃已再度响起 。 疫情之下的急诊科 , 白衣战士24小时运转无休 , 为拯救生命拼尽全力 。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采访人员王红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生命至上“二级防护”下的一场“紧急救援”】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