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文章图片
【她在巴西推广中国美食(侨界关注)】图为蒋璞展示美食作品 。
受访者供图
2015年 , 巴西版真人秀节目《我要做厨神》上出现了一个中国面孔 。 她过五关斩六将 , 用一道啤酒鸭闯过淘汰赛 , 最终获得第3名 , 成为圣保罗当地乃至全巴西小有名气的中华厨师 。 她就是巴西华人蒋璞 , 现已在圣保罗生活21年 。
初到巴西与厨结缘
蒋璞12岁时随父母移居巴西 , 初来乍到的她面对的第一个难题是语言障碍 。 蒋璞坦言:“到巴西的第一个星期 , 我就被爸爸送去了学校 。 最初我什么也听不懂 , 上课的内容让我一头雾水 。 除了上午上学 , 下午家里还请了家教 , 一周辅导3次葡萄牙语 。 两三年后 , 我才能和当地人交流 , 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 ”
由于父母从事小商品贸易 , 经常早出晚归 , 三餐的任务落到了蒋璞身上 。 “当时的中国餐厅不多 , 就连进口东方食材的商店 , 我记得圣保罗也只有一家 。 小时候家里常见的调料在这很难买到 , 酱油都算得上是昂贵的调味品 。 ”蒋璞回忆 , “当时的生活水平也不允许天天在外面吃 , 只能自己在家捣鼓 。 ”
录像带、电视美食节目、网络短视频等成为了蒋璞提升烹饪能力的渠道 。 渐渐地 , 她爱上了厨艺 , 对厨房产生兴趣 。 高中毕业后 , 蒋璞本来考虑就读蓝带国际学院 , 专门、系统地学习烹饪知识 。 但由于巴西并没有开设分校 , 并且前往欧洲求学费用昂贵 , 无奈之下 , 蒋璞暂时放弃了对烹饪的追求 。
之后 , 蒋璞毕业于圣保罗州立大学统计系 , 在办公室和数据打交道 。 因为不喜欢办公室的工作氛围 , 工作一段时间后 , 蒋璞便决定辞职 。 2015年 , 机缘巧合下 , 她看到了巴西版《我要做厨神》的报名通知 。 在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 , 蒋璞报名参赛 。 她说:“最初报名只是想获得一个在电视上露脸的机会 , 借此说服父母 , 认可我从事烹饪行业的决定 , 没想到最后拿到了第3名 。 ”
同台过招惺惺相惜
作为巴西本土节目中少有的中国面孔 , 蒋璞面对紧张比赛时淡定自若的处事风格受到关注 。 蒋璞表示:“这是中华民族一贯的民族特性 , 临危不惧、从容自如 。 有一次比赛 , 我最后一个出场 , 有30分钟的等待时间 。 期间 , 我到处晃悠 , 和旁人聊天 。 我还和他们分享中国麻将 , 模拟打麻将的动作 , 左摸一张牌、右摸一张牌 , 其他选手都乐了 。 ”
回忆起比赛时的紧张时刻 , 蒋璞说:“决赛阶段 , 有一次比赛要求选手们制作惠灵顿牛肉 , 牛肉外面包裹酥皮 。 在取出烤箱里的酥皮时 , 我不小心将整个酥皮掉到了地上 。 幸好当时还剩一些制作酥皮的边角料 , 我争分夺秒 , 赶制出了一个迷你惠灵顿 。 那一场是淘汰赛 , 凭借这个小型惠灵顿 , 我挺到了下一阶段 。 ”
录制节目的过程中 , 蒋璞和众多烹饪爱好者同台竞技、沟通交流 , 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 蒋璞表示:“参赛选手都真心想从事餐饮行业 , 对美食怀有热情 。 目前 , 大部分选手留在了餐饮业 。 我们保持着联系 , 互相介绍员工、供应商 , 共同组织大型餐饮活动 。 ”
2016年 , 蒋璞用葡萄牙语写了一本介绍中国家常菜的书 , 名为《蒋的食谱与人生》 。 书中介绍的多是简单、易上手的中国菜 , 不少读者按照指南顺利做出他们的第一道中国菜品 。 蒋璞说:“当时 , 巴西的食谱以及和厨艺相关的书籍里 , 大多没有关于中国菜的内容 , 所以我有了出书的念头 。 这本书是一本中餐启蒙书 , 用一份午餐的价钱就能买到 , 有一定受众 。 ”
- 巴西男子患罕见病症行走困难,检查后发现竟是碎头发插入了脚跟!
- 她在军区大院醒来,莫名成了瘸腿少校的军妻,肚子还怀着龙凤双胎
- 秸秆综合利用,“莱西模式”获多国推广
- 学术前沿|总医院疼痛科主任入选《全国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传承应用项目专家库名单(第一批)》
- 她在民国才女中,既不漂亮也不突出,却人生圆满,和丈夫相守56年
- 福奇警告过往新冠康复者仍可能感染新毒株,尽快推广疫苗尤为重要
- 营养师逛山姆,必买这9种食物(不是推广)
- 营养师逛山姆,必买这9种食物(不是推广)
- 疾病|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超5000“大白”线上学习风湿疾病诊疗新方法
- 奋斗者正青春朱赟德:推广农业科技精耕大国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