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花床单的流行历史,民国老物件,承载着岁月的变迁( 二 )


民光的商标设计非常简单 。 “民”字取自项立民的“民” , “光”隐喻事业发扬光大 。 圆圈内 , 一个火炬熊熊燃烧 。
当年 , 项立民对这份事业寄托着振兴民族资本的憧憬与抱负 , (逆风解语)熊熊火光象征着民族之光、明星之光 。
1937年“八一三”事变 , 民光织物社遭到破坏 , 被迫停产;1938年 , 移址延平路叶家宅恢复生产 。 正是在这样艰难的夹缝中民光依然不屈不挠的站立着 , 次年 , 项立民同朋友合伙又开办了中一印染厂和华一织造厂;1941年 , 民光织物社移址通北路“百老汇” , 三厂融为一体;1945年 , 改为民光织物社制造厂 , 被单商标也统一使用“民光” , 项立民任经理 。
在风雨飘摇的旧社会 , 项立民等一批爱国志士 , 在炮火中坚持本心 , 要让民族燃起希望 , 让民族之光照耀黑暗 , 穿透迷雾 , 勇往直前 。
一条花床单的流行历史,民国老物件,承载着岁月的变迁
文章图片
谁也不会想到 , 一条印花床单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 , 也许今天我们看到的它 , 已经没有那么时髦与新鲜了 , 可是在那风雨飘摇的时代 , 一条床单却经历了岁月的洗礼 , 那样鲜活的铺在某个小伙伴的床榻之上 。
抗战胜利后 , 供销需求增加 , 毛巾被毯销路复见好转 , 项立民将厂址再次迁移至通北路801号 , 开始重砌炉灶 。
这时的“民光”已在上海小有名气 。 永安、先施、新新和大新四大商业公司竞相经销 , 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香港等地也有广阔市场 , 甚至远销到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家 。
公私合营后的“民光”被单 , 成为“国民级”时髦物件
记得妈妈那一代的主妇们 , 总有一个神奇的共性 , 她们知道哪里的菜比较便宜 , 哪里又出了什么新鲜物件 , 而且她们永远能最先探寻到哪里又打了折 。
特别是市场上又有什么漂亮的床单被罩 , 她们能第一时间抢回家去囤积起来 , 要到过年的时候 , 才会把头一年抢回来的花床单给铺在床上 , 多一天少一天都不会铺 , 就必须等到大年三十那天 。 连新衣服都是如此待遇 , 更何况是她们抢了好久的印花床单了 。
而“民光”床单在还流行布票的时代 , 可能连妈妈们都只有垂涎三尺 , 因为那时候没有布票是绝对买不到这种好看的床单的 。
一条花床单的流行历史,民国老物件,承载着岁月的变迁
文章图片
当时的城镇户口一般每人每年16尺布票 , 农民没有 , 下乡知青也有专门的布票配额 。 而一张床单起码需6尺布票加一位职工半个月的工资 , 若还要买十余尺被里 , 一家子添置新衣的布票就已经不够了 。
所以在那时候拥有一条印花床单 , 该是多么时髦的事情啊 。 在布票1954年诞生到1983年退位的30年间 , 精打细算的主妇自然是要首选那种既耐用又美观的床单了 。 而民光床单 , 恰好可以满足这些需求 。
正因为“民光”床单的质量与性价比很高 , 精明的主妇们才会把这种床单纳入购物首选 。
在中国城镇里 , 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拥有过那几款“四菜一汤”的花色(中间一朵大花 , 四周四朵小花) , 当时的盛况达到了“一单难求” , 求购人流始终排成长龙 , 直到90年代的中后期 , 物质日渐丰富 , 这种印花床单热才逐渐退出大众的视野 。
一条花床单的流行历史,民国老物件,承载着岁月的变迁
文章图片
如今的“民光”已经易名 , 更名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 , 吸收原分散运作的“民光”、“凤凰”、“钟牌414”、“皇后”四个老字号品牌 , 实行一体化运作 , 完成了组织、资产、人员的集约和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