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孙策欲偷袭,郭嘉:“主公,他很快就死了!”

公元200年 , 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厮杀 , “小霸王”孙策趁机提枪北上 , 准备偷袭 , 令许都受到了威胁 。 曹操一看后方不稳 , 想要退兵 。 谁知 , 郭嘉却淡定地说:“主公 , 你且安心对付袁绍!那孙策 , 很快就死了 , 不足为虑!”
官渡之战,孙策欲偷袭,郭嘉:“主公,他很快就死了!”
文章图片
曹操不解 , 问:“奉孝 , 何出此言?”
郭嘉解释:“那孙策虽勇猛 , 却像极了他父亲孙坚 。 他一直靠暴力获取土地 , 残杀江东贵族 , 早晚会遭报复 , 死于非命!”
果然 , 一切都被郭嘉说中了 。 没多久 , 孙策被许贡的门客所杀 。
当时 , 孙策在夺取了豫章郡后 , 统一了江东 。 他本想提枪北上 , 袭击许都 , 迎奉汉献帝 。
谁知 , 计划还未实施 , 人便死了 。
5月5日 , 孙策去丹徒山中打猎 。 他本来带了随从 , 但由于自己的马太快 , 甩开了随行之人 。
突然 , 路上出来3个陌生人 , 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 。
孙策问:“尔等是何人?”
那三人答:“我等为韩当将军的士兵 , 在此射鹿 。 ”
孙策大惊 , 一边抽出弓箭 , 一边射死了其中一人 。 他口中念到:“韩当的兵我都认识 , 你们必为刺客 。 ”
然而 , 双拳难敌四手 , 一人难敌三人 。 孙策在射杀其中一人之时 , 被另外一个人射中了面部 。
回家后 , 没多久 , 孙策便重伤不愈 , 一命呜呼 。
官渡之战,孙策欲偷袭,郭嘉:“主公,他很快就死了!”
文章图片
而那三个刺客 , 正是被他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 。
当年 , 孙策虽杀了许贡 , 许贡的幼子和门客却逃脱了 。
他们潜伏多年 , 只为寻孙策复仇 。
孙策死后 , 孙权继承江东基业 , 不再有能力北上 。 而在不久后 , 曹操于官渡之战中胜出 , 奠定了北方统一的基础 。
这么一来 , 局势全变了 。
从这件事 , 不难看出郭嘉的才能 。 他对孙策结局的预判 , 实在是太准了 。
优秀的谋士便是如此 , 能算局势 , 更能算人心 。
正因为如此 , 曹操待郭嘉才会不一样 。
曹操曾评价郭嘉:“使孤成大业者 , 必此人也 。 ”要知道 , 其他谋士他可不是这么说的 。
他把荀彧比作张良 , 看重的是他以及他背后的颍川世家大族的势力 。 他深知 , 荀彧不论做什么 , 都会考虑家族 。 一旦自己不能满足他 , 他便不为自己所用了 。 荀攸亦如此 。
而贾诩 , 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可用也得防 。
唯有郭嘉 , 他是曹操的亲信 。 他懂曹操 , 且只忠于曹操 。
官渡之战,孙策欲偷袭,郭嘉:“主公,他很快就死了!”
文章图片
郭嘉虽然也出自颍川 , 但他并非世家大族 , 而是寒族 。 他不会像荀彧一样 , 想着匡扶汉室 , 而是觉得谁对百姓好 , 谁上位 。
郭嘉之所以看得上曹操 , 看不上袁绍 , 就是因为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 。
袁绍为了拉拢世家大族 , 任凭他们夺取土地 , 压榨百姓为贵族服务 。 而曹操却屯田 , 把地分给百姓 , 想让耕者有其田 。
因此 , 郭嘉遇到曹操后 , 二人瞬间走到了一起 , 君臣达到了相知的境界 。
有一次 , 陈群举报郭嘉“行止不端” , 曹操却笑着说:“此乃非常之人 , 不宜以常理拘之” 。
可见 , 这二人是算得上是知己 。
当然 , 郭嘉最令人佩服的还是他的一次次奇谋 。
官渡之战后 , 袁绍病死 , 众将提议乘胜追击 。 郭嘉却主退 , 建议让袁绍二子自相残杀 。
最终 , 袁家兄弟一死一逃 , 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