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消化内科:把医疗服务做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1993年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成立 。 2004年 , 建立消化病房 。 现如今 , 消化内科设有消化门诊、消化病房、消化内镜室、消化功能检查室 , 秉承“慈爱、严谨、求实、创新”的所训 , 为患儿提供多种消化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治 。 在为患者解除病困的同时 , 积极开展舒适化医疗服务 , 将医者仁心坚守在每一个消化人的心里 。
夯实学科基础 , 开启诊疗新局面
以最优的技术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救治 , 是医护人员的孜孜追求 。 消化内科紧抓学科建设主线 , 苦练内功 , 快速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 多年致力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研究 , 针对发病率高、诊疗困难和对患儿及家庭造成较大负担的疾病 , 专门开设了慢性腹泻、炎症性肠病、肝病专病、幽门螺杆菌感染、便秘五个专病门诊 。
消化内科历任学科带头人都致力于解决儿童腹泻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 从早期的感染性腹泻的病原研究、流行病学特点调查到如今的慢性腹泻诊疗进展 , 随着胃镜、结肠镜、胶囊内镜、小肠镜检查技术的不断升级 , 对于儿童慢性腹泻的研究越来越亚专业化 。
近年来 , 由于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 加上周围环境、自身免疫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 我国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发病率正逐年增加 。 消化内科主任钟雪梅牵头的IBD-MDT团队及开设的炎症性肠病门诊、消化护理专业互联网门诊、IBD患儿随诊微信群、线上IBD患教会、IBD医路同行联谊会等 , 从实处解决了外地患儿就医不便的问题 , 为广大IBD患儿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 。
消化内科参与的市医管中心重点项目“遗传代谢性肝病临床诊疗研究体系平台建设” , 在儿童希特林蛋白缺乏疾病谱和基因检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为遗传性肝病患儿带来了希冀 。 针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 , 消化内科也积极展开对儿童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方法的探索 , 开展新型检测方式及耐药检测 , 满足众多患儿的需求 , 缓解家长的就医焦虑 。 面对功能性便秘的患儿 , 消化内科开设了寓教于乐的“生物反馈治疗” , 在功能性排便异常、大便失禁等疾病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消化内科团队以扎实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 , 把医疗服务做在了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
【动态】消化内科:把医疗服务做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
文章图片
改善就医体验 , 打造舒适胃肠镜检查
消化内镜是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与微创治疗的重要手段 。 消化内科现不仅开展胃镜、小肠镜、结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 , 可以观察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小肠及结直肠在内的整个消化道的病变情况 , 同时在内镜下可以行息肉切除术、消化道异物取出术、黏膜切除术、食管曲张套扎术等高难度手术 。 针对胃肠镜检查和治疗的不适 , 消化内科开展了“舒适胃肠镜检查”项目 , 通过规范的胃肠镜术前宣教工作以及精细的术前、术后护理等方式 , 让患儿及家长尽可能了解无痛胃肠镜 , 减少顾虑及痛苦 , 改善就医体验 。
在门诊四层的消化内镜室 , 墙上张贴的温馨图示 , 减低了患儿胃肠镜前的紧张情绪;小象玩具可以对患儿进行安抚 , 减少与陪住家长的分离焦虑;开展“爱乐疗法” , 通过“小黄人音箱”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 , 或者患儿喜欢的歌谣、故事 。 病房宣传栏中张贴了无痛胃肠镜科普知识 , 制作了“术前饮食”口袋卡片 , 医护人员每周两次为胃肠镜检查的患儿和家长进行多媒体健康宣教 。 消化内科还建立了患者预约登记群 , 缩短胃肠镜检查预约时间 。 考虑到急诊经常有误服异物的患儿 , 如不及时处理 , 可能造成消化道溃疡、肠穿孔等严重后果 。 为此 , 消化内科设立24小时全年无休急诊消化内镜 , 为孩子们及时解除风险 , 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