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广州本轮疫情,流行病学专家王鸣:人人可为降低病毒传播贡献力量( 二 )


在完成新冠疫苗基础免疫之后 , 隔一段时间还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 一方面是因为接种疫苗后随着时间的延长 , 疫苗的中和抗体水平以及疫苗的保护力不断下降 , 不断有突破性感染的发生;另一方面 , 新的变异株不断出现 , 就好像敌人时时在“换衣服”“披马甲” , 原来接种疫苗所产生的抗体已不能完全识别变异株 , 导致疫苗的保护效力下降 。
接种新冠疫苗仍能有效预防感染后发生的重症或死亡 。 王鸣强调 , 这个事实已得到全球多个国家证实 , 因此未接种疫苗的人群 , 或未完成基础程序接种及加强接种的人群 , 应加快完成接种 , 这对个人或对全社会预防及控制新冠肺炎疫情 , 仍然是有效和必要的 。
对老人双重保护
王鸣特别赞同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 并一直呼吁老年人群更要尽快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从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2月11日期间 , 72314例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 , 其中显示:新冠肺炎死亡率与年龄呈正相关 , 感染新冠病毒后的死亡率 , 从30岁的0.2% , 在60-69岁上升为3.6% , 70-79岁上升为8% , 到80岁以上则高达14.8% , 在1023名死亡病例中 , 81%是60岁以上的老人 。 这表明年龄越大的人 , 越需要得到保护 。
截至本轮疫情发生 , 广州市18岁以上人群完成新冠疫苗加强接种率为94% , 这些人群的疫苗接种 , 加上积极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 是对老年人的一重保护;而另一重保护 , 则依靠老年人自身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 并完全接种新冠疫苗 。
面对广州本轮疫情,流行病学专家王鸣:人人可为降低病毒传播贡献力量
文章图片
市民接种疫苗 。 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接种疫苗可降低产生后遗症的风险
人们除了担心得病外 , 还关心病愈后会是否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
王鸣表示 , 全球疫情发生至今接近3年了 ,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 新冠不只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 而是会影响人体多个组织和器官 。 据全球各地报告 , 患新冠肺炎后患者的确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 症状可能较长时间遗留 。
今年10月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迄今为止关于新冠后遗症的最大规模研究之一的成果 , 96238名参与者 , 以新冠确诊感染者和从未被感染的人群作为对照组进行科学研究 , 发现在有症状感染者中 , 后遗症主要表现为疲倦、头痛、失去味觉和嗅觉、肌无力、呼吸困难、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 甚至是抑郁症等 。
研究还发现 , 在需要住院治疗的严重感染患者中 , 特别是有症状和心血管疾病者 , 发生后遗症机会更高一些 , 后遗症持续时间也较长;无症状感染者 , 很少甚至没有新冠后遗症表现;在感染之前接种了疫苗的人 , 哪怕是感染后是有症状表现的 , 出现新冠后遗症的风险较低 。
“这项研究为接种疫苗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 , 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可以降低产生后遗症的风险 。 ”王鸣说 , 应该鼓励那些有条件的人通过接种疫苗来加强自我保护 。
“市民朋友不用过于恐慌 , 通过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措施 , 一起织牢织密群防群控的防线 , 定能及时扑火 , 彻底斩断隐匿传播链条 。 ”王鸣表示 , 个人戴口罩、少聚集、勤洗手、打疫苗等措施 , 都可为降低病毒传播速度贡献力量 。
(更多新闻资讯 , 请关注羊城派pai.ycwb.com)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吴安琦
面对广州本轮疫情,流行病学专家王鸣:人人可为降低病毒传播贡献力量】校对|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