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公元1795年 , 也就是乾隆六十年 ,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 , 改元嘉庆 , 自己做起了太上皇 。 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 。 但依旧掌控着实权 。 但在转年 , 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之地 , 迅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 , 波及到了四川、陕西、湖北、甘肃、河南五省 。 这对刚刚登基的嘉庆可谓是当头一棒 , 嘉庆太不得不调遣近十万清军与白莲教作战 。 但谁也没有想到 , 此战耗时近十年 , 耗费白银两亿两(当时的国库纯存银也不过5千万两) 。 从某一方面来说 , 嘉庆抄家和珅这一场起义有很大的关系 , 皇上真没有钱 。
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图片
白莲教到底产生于何时说法不一 , 一是起源于东晋 , 二是起源于唐代的摩尼教 。 白莲教就诞生时间而言还是比较早的 , 实际上是摩尼教和佛教中的弥勒信仰所杂糅在一起的本土宗教 , 白莲教实际上就是一个接纳无法完全皈依沙门 , 且心存善念 , 一心向佛的教派 , 自宋以后 , 哪怕受到历代统治者多次打击 , 但始终在社会底层百姓中广为流传 。 除了信仰这个问题之外 , 这种理念又被影射进了现实 。
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如果朝廷比较强势 , 百姓相对过得去 , 那么白莲教就会相对比较安分 , 但是一旦朝廷无能和腐败 , 百姓又处于贪官污吏的剥削之中 , 白莲教就会有组织的对朝廷的统治进行武力反抗 , 而乾隆末期恰恰是朝政最腐败的时候 , 白莲教大起义就此爆发 。 乾隆朝的第一波白莲教行动 , 是在乾隆了三十九年 , 但规模并不大 , 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 。
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图片
而这一次之所以爆发如此大规模的白莲教大起义 , 恰恰是证明了乾隆末期朝政的腐败 , 由于土地兼并 , 四川、陕西、湖北等地的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 , 被迫流亡 。 因此 , 大量失地农民为了生存和活命纷纷进入三省交界的山林中 , 史载这些流民“扶老携幼 , 千百为群 , 络绎不绝” 。 由于地处三省交界之处 , 官府对此更是不管不问 , 流民生活之悲惨由此可见一斑 。 在这种背景下 , 主张“习教之人 , 不携赀粮 , 穿衣吃饭不分尔我”的白莲教在庞大的流民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 就此迅速蔓延一发不可收拾 。
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图片
嘉庆元年正月初三 , 嘉庆登基第三天 , 白莲教起义爆发 , 首领王聪儿、姚之富起兵后 , 湖北多地的白莲教徒群起响应 。 而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 , 四川、陕西、河南、甘肃四省的白莲教徒也纷纷起兵 。 嘉庆皇帝一辈子过得非常憋屈 , 错过了大清王朝最好的盛世 , 接手的却是一个千疮百孔、内忧外患的烂摊子 。 人家是开门大吉 , 而嘉庆刚刚登基却是开门大凶 。 在这种情况下 , 嘉庆只能出兵镇压 , 嘉庆除整合战争波及的五省军队外 , 还从山西、两广 , 乃至黑龙江等地调兵企图对湖北地区的白莲教徒进行围攻 。 但战果并不理想 , 一方面是因为八旗劲旅 , 早已不复往日的荣光 , 二是白莲教的人打的是游击战 , 清廷调拨的人马越多 , 伤亡越大 。 并且三省交界 , 地形复杂 , 清军的战斗力低下 , 使得白莲教起义没有得到有效镇压而最终蔓延五省 。
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图片
在当时的情况下 , 八旗效率反而越低 。 多支清军在白莲教徒进攻时关起营门自守而不接战 , 等到白莲教徒撤退一两天后 。 才予以追击 , 甚至杀良冒功 , 如此一来又逼迫更多人参加起义军 , 如同滚雪球一样 , 越滚越大 , 如此一来导致战争持续数年之久 , 耗费达两亿两白银 。 眼见八旗军队作战不利 , 在这种情况下 , 嘉庆只能采取办“团练”的方式镇压白莲教起义 , 团练实际就是地方上自己组织训练的武装 。 嘉庆也知道这是饮鸩止渴 , 但嘉庆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 团练实际就是地方的私有武装 , 军饷和军粮属于自筹 , 对于大兵而言 , 谁给钱就听谁的话 , 如果朝廷能控制住还好 , 而一旦控制不住就很有可能反噬 , 而当时团练的构成 , 可基本上全是汉人 , 团练的举办最终将白莲教镇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