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牌”荔枝肉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母亲牌”荔枝肉
文章图片
大学四年我在闽南生活 , 那可真是块宝地 。 我利用一切机会做名合格的“食探” , 探寻当地美味:老字号莲欢海蛎煎、亚佛润饼、秉正堂石花膏、忠记姜母鸭、东来菜头酸……早已成为我的“老朋友” 。 寻觅间 , 泉州某“网红店”首创的油条阿芙佳朵(油条和咖啡组合)再次刷新味蕾的边界 。 但我仍然觉得缺少什么 。
直到某天在学校收到母亲邮寄的酸辣荔枝肉 , 这是母亲的“招牌菜” , 才发觉这就是我心里的惦记 。
做荔枝肉很是麻烦 , 有一年寒假 , 我跟着母亲学过一次 。 一大清早 , 母亲就去菜市场抢购新鲜的里脊肉 , 里脊肉是猪肉中肉质最嫩的部位 , 是炸荔枝肉的首选食材 。 挑肉须得厨房老手才有一定的眼力、判断力 。
母亲讲究“望闻问切”:看颜色 , 健康的猪肉颜色呈鲜红或深红 , 且油光发亮;看表皮 , 健康猪的肉质猪皮颜色一致 , 没有淤痕、紫色斑点 。 接着闻气味 , 健康猪的肉质散发鲜肉味 , 不会出现酸味、血腥味或腐臭味 。 此时问卖家猪是家猪还是饲料猪、是南平本地的还是三明来的、何时宰杀 , 以此辅助判断猪肉质量 。 最后上手摁压 , 健康猪的肉质富有弹性 , 手指按压后凹陷处会反弹 。
处理里脊肉形状也有讲究:将肉切成大小一致的立方体 , 有益后续炸出成熟度相同的肉块 。 刀工处理完毕 , 裹上地瓜粉浆 , 保持肉质鲜嫩、保证肉块表面不被炸糊 。 稍后将小米椒剁碎 , 大蒜切成末 , 香菜、葱切段 , 生姜切片 , 混合酱油、陈醋、砂糖、香油拌匀备用 。 等油温适合 , 避免生肉粘连 , 要一块块依次下锅 , 又要一块块地观察颜色 , 待肉块变成金黄色并浮在油面上才算炸透 。 立刻浇上母亲秘制酱汁 , 空中充斥着似汽水开瓶“滋啦滋啦”的声音 , 一道金黄色夹着椒红葱绿、外酥里嫩、飘香四溢的荔枝肉才算完成 。
我特地问过母亲有没秘诀 , 她说是一家之言 , 但做了多年家里人口称道的荔枝肉 , 还是有些经验的:地瓜粉浆要裹 , 但要轻薄 , 以便大火炸出的荔枝肉外酥里嫩;泼酱汁宜早不宜迟 , 这样酱汁入肉更入味 。 但我觉得 , 母亲牌荔枝肉还有两个秘诀:一是她乐意为家人钻研厨艺 , 用心总结下厨经验;二是家人懂得母亲辛劳、常夸赞母亲手艺 , 吃得津津有味、桌上汤菜少有剩余 。
闽南的“古早味”好吃 。 但再好吃 , “母亲牌”荔枝肉永远是我心里的第一名美食 。 而今回到闽北 , 能随时吃到心中的最爱 , 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
“母亲牌”荔枝肉】(林水鑫文/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