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华区:强力助推甘孜州丹巴县全面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创新规划整体性、项目示范性、质效连续性工作模式——
成都市成华区:强力助推甘孜州丹巴县全面乡村振兴
成都市成华区:强力助推甘孜州丹巴县全面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丹巴县巴底镇邛山土司官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点之金丝皇菊种植基地 。
成都市成华区:强力助推甘孜州丹巴县全面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成华援建现代农业园区 。
□雨田(图片由成都市成华区农业和水务局提供)
2012年 , 按照省、市安排部署 , 成都市成华区对口帮扶甘孜州丹巴县 。 2018年 , 在成华区的对口帮扶下 , 丹巴县如期脱贫摘帽 。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 , “三农”工作重心迎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 。
面对帮扶形势之变 , 成华区以规划整体性、项目示范性、质效连续性工作模式 , 从资金项目、民生产业、人才智力、基层治理等方面着手 , 多点纵深发力 , 从冲刺新目标、强化新支撑、构建新机制三方面切入 , 为丹巴县全面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
新目标
编制高标准五年规划提升规划整体性
巴底镇邛山村40亩金丝皇菊种植基地已投产 , 半扇门镇团结村冬暖式大棚产业园已投运 , 丹巴县就业创业中心已建成 , 格宗镇江达村350亩农旅产业基础设施加速提档升级 , 丹巴冷链物流仓储中心加快推进……成华区对口帮扶丹巴县的一系列新重点项目 , 如同一股强劲助力 , 正推动丹巴乡村振兴“加速跑” 。
丹巴脱贫奔康后 , 面临的课题是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书写乡村振兴的全新篇章 , 这也给成华区的帮扶工作带来了全新课题 。
面对新课题 , 成华区确立了新目标:打造对口支援新模式 , 建立乡村振兴示范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新工作 ,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民生新常态 , 树立基层治理标杆 。
如何实现新目标?成华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长李凤来说:“乡村要振兴 , 规划须先行 。 ”为此 , 成华区科学编制并启动实施第三轮(2021—2025年)对口支援规划 。
初到高原 , 工作队马不停蹄地深入丹巴的各个乡镇 , 与当地干部群众促膝长谈 , 了解产业经营、帮扶带动、群众受益、项目建设进度等情况 。 李凤来回忆说:“每一天都在深入基层 , 调查了解情况 。 ”
总结十年对口帮扶经验 , 实打实蹲点调研 , 成华区第六批对口支援工作队思路逐渐清晰:编制高标准五年规划 , 提升规划的整体性 。
翻看规划可以发现 , 该规划统筹衔接丹巴县“十四五”规划 , 将成华区的对口帮扶工作纳入丹巴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 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 , 同时突出“整体性、示范性、连续性” , 聚焦聚力帮助丹巴县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 大力实施资金项目、民生人才援助 , 全力构建产业互补、人员互动、观念互通、发展共赢的对口支援工作新格局 。
规划整体性突出 。 本着“一年办成一件实事、三年办成一件好事、五年办成一件大事”的原则 , 成华区根据帮扶情况和受援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适时调整、制定阶段性对口帮扶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对口帮扶2023、2024、2025年度实施方案 , 并确保其严格执行、扎实推进 。
新支撑
围绕乡村振兴示范性村落打造帮扶样板
新一轮帮扶工作中 , 围绕“丹巴需要什么、成华能做什么” , 成华区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人才智力、基层治理等8个方面着手 , 深入乡镇、走访部门、开展调研 , 梳理出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符合丹巴产业实际、贴合成华资源优势的优质项目31个 , 其中 , 2021年度17个、2022年度14个;涉及计划内投入财政资金5344.05万元 , 其中 , 2021年度2603.05万元、2022年度2741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