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钥匙”藏在这里!( 二 )


对人群心血管疾病队列进一步分析表明 ,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 肠道菌群porA基因丰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 。
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失调 , 特别是肠道支链氨基酸代谢异常在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证明了靶向调控肠道菌群微生态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重要潜力 。
“过去几年 , 肠道菌群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引起广泛关注 , 一些肠道菌群相关的通路已经被确定 。 ”论文审稿人评价说 , “研究人员报道了粪副拟杆菌对心血管疾病的潜在保护作用 。 这些发现既吸引人 , 又新颖 。 ”
发挥“第二基因组”作用
“中医药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作用于肠道微生物菌群 , 我们这项研究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刘双江对记者说 , 从这一方面看 , 研究肠道微生物有助于解析中医药药效机制 。
随着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研究热潮的兴起 , 肠道被称为人和动物的“第二基因组”和“新的代谢器官” 。 据介绍 , 这是因为肠道微生物群特别复杂 , 例如 , 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组分或产生特定代谢产物等方式与宿主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发生相互作用 , 进而对肝脏、大脑等重要器官进行复杂调控 , 影响宿主的各种生理活动 。 这种肠道菌群与宿主的互作模式被形象地称为“肠-脑轴”“肠-肝轴” 。
不过 , 要找到一个明确的微生物“靶标”并不容易 。 刘宏伟介绍 , 首先可以通过分析不同队列或干预治疗后菌群组成的变化 , 找出发生显著变化的肠道细菌 , 并将其培养出来 。 其次 , 需要通过动物与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 。 此外 , 还需要进一步知道肠道微生物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和关键基因 , 并在宿主端了解其作用的通路和靶标 。 只有这样 , 才能真正建立肠道微生物的因果机制 。
2017年底启动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组计划为肠道微生物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 据悉 , 经过5年的发展 , 基于该计划的肠道活菌菌株库已经升级到“2.0版本” , 从最初仅包含健康人群肠道菌株的保藏库 , 发展到现在包括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小鼠、灵长类模式动物肠道菌株在内的保藏库 。
【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钥匙”藏在这里!】刘双江表示 , 通过对比健康肠道菌和慢性疾病肠道菌 , 可以更加快捷地解释肠道微生物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 。 而模式动物微生物肠道菌则有助于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的互作机制 , 进而推及其与人类宿主的相互作用 。 据介绍 , 该保藏库的活菌菌株大都已完成基因组测序 , 且对全国科学家开放共享 。
不过 , 刘双江表示 , 目前还有近一半的肠道微生物尚未被分离培养 , 因为很难完全模拟肠道环境 , 了解其营养代谢等生长条件 。 另外 , 肠道菌的活菌保藏也面临挑战 。 为此 , 他呼吁加强肠道菌生物学和保藏等基础研究 。
据介绍 , 研究团队目前已经能大规模培养、生产粪副拟杆菌 。 不过 , 刘宏伟表示 , 未来如何在临床上开发利用 , 仍面临许多挑战 。 正如这种药物仅对肥胖伴随的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更有效一样 , 做到精准医疗要考虑多重因素 。 而且 , 肠道是一个很复杂的生态系统 , 在药效的稳定性和靶向性等方面有待深层次的探索 。 为此 , 他希望与相关企业或医疗机构开展进一步研究 。
原文载于《医学科学报》 (2022-10-28 第6版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