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文章图片
凉山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文章图片
凉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
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文章图片
凉山木里香格里拉湖 。
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文章图片
山水相依的西昌城 。
绿色打底 生态立州 产业强州 开放兴州
文章图片
西昌邛海湿地 。
10月18日 , 凉山州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凉山州林业和草原局、西昌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在西昌市月城广场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活动 。 活动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 向广大群众宣传古树名木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草原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 , 营造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
凉山 , 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 四川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 , 也是全国“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和“中国水电第一州” , 生态区位举足轻重 。
近年来 , 凉山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 坚持生态立州、产业强州、开放兴州“三大发展战略” , 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根本遵循 , 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 , 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
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 凉山州将把“双碳”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统筹发展和保护 , 提升绿水青山“颜值” , 做大金山银山“价值” , 绘就蓝天常在、碧水长流、青山永驻的美丽画卷 。
□禅心何流黄姚(图片由凉山州委宣传部提供)
生态产业助农增收
凉山不断培育和壮大林业产业 , 将“1+X”林业生态产业计划任务 , 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 。 截至2021年底 , 全州“1+X”林业生态产业基地面积已累计达2341.53万亩 , 其中核桃基地1020.27万亩、青花椒基地197.84万亩、红花椒基地138.17万亩、华山松基地227.68万亩、油橄榄基地14.39万亩、板栗基地29万亩、其他经果林基地面积714.18万亩 。
“核桃、油橄榄产业作为全州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的典型代表 , 有着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具有很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凉山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
凉山州还强化园区示范引领作用 , 不断加大产业基地建设步伐 , 加速“三产”全链条发展 , 加快复合型园区和产业带建设 。 全州规上特色现代林业产业基地规模达12.5万亩 , 累计建成林业产品初加工点32个、精深加工点9个 , 发展新型经营主体317个 , 开发油橄榄、核桃、花卉、优质中药材、林下种养采摘产品等15个品类100多个系列森林产品 。
在持续增收致富方面 , 凉山州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 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和特色商品开发销售 。 盐源“核桃节”、宁南“核桃开杆节”、会理“石榴节”、会东“松子、松露节”、德昌“桑葚樱桃节”、金阳“索玛花文化旅游节”等10多个生态旅游节家喻户晓 。
通过系列林木、林耕、林旅特色产业全业态发展、细链条经营、多文化融合、精产业支撑、广平台推荐多元集成 , 实现林草资源向资产、产品向产值、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三向转换 , 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截至2021年底 , 凉山州累计实现林业旅游康养收益10.2亿元 。
培育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