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区:生态养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在防城港市防城区华石镇华石良种场内 , 原本“脏乱差”的废弃养猪场 , 摇身一变成了一池池的高密度养鱼池 。 将鱼饲料洒向池中 , 顿时发出哗哗的响声 , 密密麻麻的鱼儿跃然眼前 , 水面波光粼粼 , 折射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
防城区:生态养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图片
防城区乡村振兴工厂化高密度水厂养殖示范基地 。 黄笙摄
近年来 , 防城区依托当地生态资源优势 , 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 做好绿色有机农业这篇大文章 。 防城区华石镇扎扎实实推进绿色农业发展 , 在产业转型上持续发力 , 着力寻求发展新路径 , 防城区乡村振兴工厂化高密度水产养殖示范基地的负责人覃宇仁就是这条路上的“开荒者” 。 2020年 , 覃宇仁从电视第一次接触到高密度工厂化水产养殖 。
防城区:生态养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图片
覃宇仁为鱼池换水做准备工作 。 黄笙摄
“当时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 在那么小的陆地上怎么养得出那么多鱼 , 这颠覆了我的认知 。 ”说起与水产养殖结缘的经历 , 覃宇仁脸上洋溢着笃定的笑容 。 当初有了这样的想法后 , 覃宇仁立即在广西内寻找养殖基地 , 并最终在贵港学习了很长一段时间 。 通过切身的学习取经后 , 他发现高密度水产养鱼的模式确实可行 。 于是他决定将经验带回家乡:“当时防城港还没有这种养殖模式 , 所以我就希望能把技术带回家乡 , 让更多的水产养殖户和农户学习到这个新技术、新模式 , 为我的家乡创造更多经济收入 。 ”
现在的4亩地等于过去80亩池塘 , 既节约土地又增产增收 。 华石镇水产养殖基地从2021年开始建设 , 2022年开始投产 , 基地占地面积十亩 , 引进农业部推广的十大科技养殖技术 , 是防城区首个高密度水产养殖场 , 预计年产量有60万斤成鱼 。 鱼池主要由循环水池、排污池、循环水设备和增氧设备组成 , 目前基地以养殖鲈鱼 , 泥鳅 , 反季节罗非鱼等淡水鱼种为主 。 指着棚区里的鱼池 , 覃宇仁言语里透着自豪:“高密度水产养殖占地小 , 产量高 , 得到了当地传统水产养殖户的高度认可 。 ”
防城区:生态养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文章图片
高密度鱼池中的鱼 。 黄笙摄
防城区:生态养鱼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实施高密度养鱼项目 , 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及产值、节省人工劳动提升捕捞效率 , 还可以强化环保举措 ,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该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 辐射带动当地更多群众加入高效养殖的队伍中 , 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 “公司已经和周边水产养殖农户沟通规划 , 预计将场地扩建至80亩 , 并且已经得到当地传统水产养殖户的一致认可我们希望通过公司的新技术 , 能够给当地农户带来实际性的经济收入 , 助力乡村振兴 。 ”覃宇仁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 (黄笙、潘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