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
网友“酸”了:突然想回去读书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文章图片
艾力在档口吆喝 。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文章图片
卡迪尔旦在厨房忙活 。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文章图片
后厨团队合照 。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文章图片
校园餐厅石榴籽“出圈”
文章图片
通讯员毛鸽赵蕾
采访人员钟玮/文杨子健/摄
“杭州正经美食居然在校园 , 又是别人家的大学……”最近 , 浙江财经大学下沙校区里一家名叫“石榴籽”的新疆餐厅火了 。 在杭州日报官方抖音号上 , 系列短视频收获7万网友的点赞 。 菜品丰富、口味正宗、价格实惠 , 不少网友直呼“突然想回去读书了” 。
来自杭州对口支援的新疆阿克苏地区的6人后厨团队 , 加上6人运营团队 , 不到2个月时间 , 没有所谓“科技与狠活” , 石榴籽餐厅凭着“现炒现卖”冲出校门 , 进入大众视野 。 餐厅目前只对学校师生开放 , 这让只能隔着屏幕看却没法到现场吃的网友羡慕不已 , 甚至有点“酸”了 。 “不推荐这家 , 因为我没有学生证 , 保安不让进 。 ”有网友这样打趣 。 还有网友顺着学生证的话题 , 玩起了高考的梗:“多少分能上这所学校?我要去 。 ”
无论如何 , “石榴籽”真的“红”了 。
援疆回杭老师的一个点子 , 让校园里多了30多道菜
2018年起 , 浙江财经大学每年招录的新疆籍本科生大约27名 , 有过3年半援疆经历的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雷一直关注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学生 。 “可能是因为语言、环境等因素 , 很多新疆籍学生刚来的时候会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 。 ”张雷说 , 因此 , 他和不少有援疆经历的老师都在思考 , 能不能建立一个平台 , 帮助不同民族的学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
今年 , 学校新建的“西北组团”楼启用 , 一楼是食堂 , 二楼则规划为个性化的餐饮排档 , 有学生提出了开设一家新疆餐厅的构想 , 这样能提升民族生的饮食条件 。 张雷得知学生有开新疆餐厅的想法后 , 第一时间想到了两个人——艾力和如则 。
24岁的艾力是在杭某高校去年的毕业生 , 如则还在浙江财经大学读大三 。 此前 , 二人一起参加了大学生创业项目大赛 , 当时如则的指导老师就是张雷 。 艾力读大一时就开始创业 , 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新疆土特产和民族潮牌服饰 。 接到张雷的邀请 , 他当即决定加入团队 。
艾力有位老朋友 , 名叫卡迪尔旦 , 在宁波某高中做大厨 。 “我们想在杭州的大学里开一家新疆餐厅 , 你也一起来吧 , 原汁原味的新疆菜学生肯定爱吃 。 ”艾力发出邀请时 , 卡迪尔旦正好在放暑假 。 18岁从家乡外出打工 , 2015年先后在福建、广东、浙江的中学做厨师 , 卡迪尔旦没有创业经验 , 但对于老友艾力的邀约 , 他动心了 。 趁着暑假 , 他回了一趟阿克苏老家 , 把大姐努尔妮萨 , 表弟拜合、哈力木拉提 , 以及亲戚塔依尔、再努热木夫妇陆续集结起来 , 组成了6人后厨团队 。 “我这个年纪 , 还能再闯一闯 。 ”卡迪尔旦说 , 除了他 , 其他人都是第一次真正走出新疆 , “我们都觉得一家人出来创业 , 靠谱 。 ”
艾力和如则也没闲着 , 他们找来了赵宇、杨院光等4位同学 , 组成了6人运营团队 , 负责餐厅前期装修 , 并策划宣传推广 。 9月5日 , 石榴籽餐厅正式开门迎客 , 110余平方米的餐厅里 , 墙上是艺术专业学生手绘的石榴花 , 还挂着一些色彩鲜亮的民族服饰作为点缀 , 而“石榴籽”这个名字 , 寓意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 餐厅分为快餐区、点菜区、点心区 , 前期推出了沙湾大盘鸡、新疆抓饭、手抓羊肉、烤羊腿、过油肉拌面等30多道新疆特色菜品 。 餐厅面向学生 , 价格要比外面优惠不少 , 比如大盘鸡 , 餐厅里的一份是900克 , 只要78元 , 而在外面 , 一盘700克的大盘鸡最便宜也要98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