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文章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这个秋天最网红的水果,是它

本文转自:三联美食


『过雨柽枝润 , 迎霜柿叶殷』


作者/ 黑麦
柿子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 , 古诗中 , “味过华林芳蒂 , 色兼阳井沈朱 。 轻匀绛蜡裹团酥 。 不比人间甘露 。 神鼎十分火枣 , 龙盘三寸红珠 。 清含冰蜜洗云腴” , 说的是柿子;“村暗桑枝合 , 林红柿子繁 。 日斜僮仆困 , 共喜到山门” , 说的是柿子;“霜作晴寒策策风 , 数家篱落澹烟中 , 沙鸥径去鱼儿饱 , 野鸟相呼柿子红” , 说的还是柿子 。 我最喜欢“过雨柽枝润 , 迎霜柿叶殷” , 这是唐代杜牧的诗句 , 描述的是柿子树被秋雨淋透 , 果实和叶子都呈现出漂亮的橘红色 , 长得漫山遍野 , 别有意境 。
古画中也偶有柿子出现 , 在五代顾闳中所绘的《韩熙载夜宴图》中 , 琵琶独奏这卷出现的人物颇多 , 主客之间的长案摆放着各类吃食 , 除了酒器、糕点盒之外 , 最引人注目的是四颗橘红色带蒂的柿子 。 因颜色艳 , 味道佳 , 无论是吃是看 , 都很受用 , 因此古人有点偏爱这个充满吉祥喻意的果子 , 在明宪宗画的“百事如意图”中 , 就出现了两颗用柏树枝装点的柿子 。


齐白石喜欢画柿子 , 大概也是出于这个原因 。 这位“柿园先生”曾画过不少柿子题材的画作 , 其中以方柿居多 , 这种一种未熟见青 , 熟则橘黄的品种 , 每逢画柿 , 他总要提上一句诸如“如意”“多吉”“平安”之类的吉祥话 , 借物送祝福 。

▲今天 , 中国生产的柿子占世界总量的75%(小风 摄)
汪曾祺在《晚饭后的故事》里 , 曾描述过卖柿子的场景:“找个背风的旮旯儿 , 把柿子挨个儿排在地上 , 就着路灯的光 , 照得柿子一个一个黄澄澄的 , 饱满鼓立 , 精神好看 , 谁看了都想到围着火炉嚼着带着冰碴的凉柿子的那股舒服劲儿 。 卖柿子的怕回暖 , 尤其怕刮风 。 一刮风 , 冻柿子就流了汤了 。 ”

前不久 , 与同事去野餐时 , 遇见一棵柿子树 , 上面挂着十几颗橘色的果子 , 两个男同事突然童心发作 , 像小孩一样站在树下 , 摇下来两颗 , 随即掰开果子尝了一口 , 还硬 。 对于不少80后来说 , 柿子的甜味是一种记忆 ,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 , 它是不多得的美味 , 对着柿子最嫩的位置咬开一个小洞 , 只需一嘬 , 瞬间满口甜香四溢 。 每到秋天 , 当柿子树叶都落光了 , 那红彤彤的果实仍挂在枝头 , 远远看去 , 像一只只小小的灯笼 , 近看饱满 , 煞是可爱 。 如若选一种水果代表北方的秋天 , 恐唯有这柿子可以拔得头筹 。

▲对于不少80后来说 , 柿子的甜味是一种记忆(小风 摄)
我家院里有棵柿子树 , 每到秋天 , 就会产生出一个生态哲学问题 , 如若等柿子成熟再摘 , 几乎所有的果实都会被鸟儿啄成空壳 , 且人在摘柿子的时候 , 总会有一群鸟站在旁边的树上嘎嘎大笑;如果采收早 , 那果子仍未脱涩 , 色劣味谈 , 我妈为此很是纠结 。
如果你懂得揽柿子 , 就可以在抢在鸟儿出动前 , 拿下柿子的所有权 。 在过去 , 老人们把未熟的柿子放在一个陶罐里 , 撒些白酒 , 或用一片沾着白酒的纱布盖在柿子上 , 只要捂上几天 , 硬柿子会变成软乎乎的小胖子 。 用温水浸泡 , 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 不出一天的功夫 , 柿子就退去了单宁的包裹 , 变得软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