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 , 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文章图片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 还不忘了替自个夸口:“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 , 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 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林冲的上一任 ,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被高俅欺压 , 也“逃上延安府去 , 投托老种经略相公处阴谋” , 青面兽杨志听说也在老总经略相公手下当过差 。 这儿就涉及到两个官名:经略相公和提辖 。
提辖的全称叫“提辖兵甲响马公务” , 主管本区戎行练习、督捕响马 , 大概相当于一个正团级干部 。 而经略相公很了不起 , 全称叫“经略安慰制置使” , 不只“掌管边远当地军民大事” , 还掌管兵民之政 , 相似唐朝的节度使 , 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 , 那即是五个当地的节度使 , 权利比做了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还大得很 。
老种经略相公 , 即是种师道 , 他还有个弟弟叫种师中 , 人称小种经略相公 。 他们的祖父、爸爸甚至儿孙 , 五代抗金名将 , 他们五代运营的种家军 , 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 比岳家军更早 , 存续时刻最长 , 当然也就比那两个有名多了 。 在元朝人编纂的《宋史》中 , 种家军比岳家军和杨家将的翰墨更多、名望大 。 只不过屡受虐待的岳家军、杨家将的故事充满了情节弯曲的对立抵触 , 为作家和演员喜爱 , 被搬上了舞台和演义小说 , 而记载种家军光芒业绩的正史 , 却显得很是单调 , 英豪被佶屈聱牙的古文湮没了 。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文章图片
北宋168年间 , 种家军英豪辈出 , 仅载入正史并被称为名将的就有种世衡、种诂、种谔、种诊、种谊、种朴、种师道、种师中 。 种家晚辈五代(三代名将加种师道两代晚辈)参军 , 数十人战死沙场 , 比虚拟的杨家“七郎八虎”献身更大 。
种家军的开创人种世衡 , 是范仲淹选拔起来的 , 跟狄青齐名 , 欧阳修说:“我这辈子见过的名将 , 也即是狄青、种世衡两个比张亢、滕宗谅(其时的名将、儒将)强多了 。 ”写《梦溪笔谈》的那个沈括评估说:“平定西夏 , 全靠了种世衡的策略 , 只不过我们都不太知道 。 ”沈括说的 , 是种世衡巧施离间计 , 干掉了西夏皇帝李元昊的亲信大将野利刚浪棱、野利遇乞朋友 , 让西夏内争不止 , 一蹶不振 。
杨业并没有“七郎八虎” , 所谓的六郎杨延昭其实是老迈 。 但是种世衡在战场上和家里战斗力都很强悍 , 一口气制作了八个儿子:古、诊、谘、咏、谔、所、记、谊 , 老七即是种师道、种师中的爸爸种记 。
种记名望不太大 , 但他的三个哥哥种诂、种诊、种谔却都战功显赫 , 其时声称“三种” , 都做到了省军区司令一级的军官或当地官 。 也有人说 , “梁山豪杰”跟从的“老钟经略相公”其实是种世衡的五儿子种谔 。
老种经略相公有个弟弟叫种师中,在宋代比杨家将更有名
文章图片
种家军到了种师道、种师中手里愈加强大 , 由于这哥俩官职更大、战功更多 。
之所以人们认为水浒传中的牛人鲁智深、王进、杨志是总种师道手下 , 那是由于种师道自个即是个很牛的是个牛人 , 连童贯的体面都不给 。 童贯领兵西征 , 谁见了谁磕头 , 只要官职不高的部下种师道 , 作个揖就算行礼了 。 而童贯这个奸贼竟然和看好种师道 , 征辽国的时分 , 让他当都统制 , 担任保护自个的后背 。
金将完颜宗望(金兀术)南侵的时分 , 检校少保(岳飞最大的职务即是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种师道现已真的老了 , 全全国都叫他“老种” , 上朝的时分只能坐着轿子来 , 也不必跪拜行礼 。 连放肆的金国使者见了种师道也没脾气 , 乖乖地给宋钦宗磕头 , 宋钦宗笑着对种师道说:“你要是不在 , 他们不会这么讲礼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