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脑卒中康复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期关注
不可忽视的脑卒中康复
胡雪艳
立冬节气已过 , 初冬寒意初显 , 与低温环境密切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 大家都知道 , 脑卒中是冬季最常见的疾病类型 , 且大约有七成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吞咽困难等功能障碍 。 然而现实生活中 , 大多数患者重视治疗 , 却往往会忽视治疗后的康复 。 今天 , 我们就来说说脑卒中康复有多重要 , 以及如何正确康复 。
不可忽视的脑卒中康复
文章图片
不可忽视的脑卒中康复
文章图片
1.康复可有效降低致残率
脑卒中俗称中风 ,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 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 。 它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 , 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 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 。
数据统计 , 大约有70%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 包括肢体瘫痪、语言交流困难、肢体麻木、认知障碍、吞咽困难、情绪障碍等 , 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 也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 。 循证医学证实 , 脑卒中康复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 。
研究表明 , 脑卒中患者如果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 , 大约有90%的人能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 , 一些患者还可以承担较轻的工作 。 相反 , 不进行康复治疗 , 只有6%的患者能够恢复步行和生活自理能力 。
在医学上 , 康复治疗是指通过各种治疗方法 , 将疾病所致功能障碍恢复到正常或最佳状态 。 康复医学是一门以消除和减轻人的功能障碍 , 弥补和重建人的功能缺失 , 通过对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 , 改善和提高人各方面功能的医学学科 。
大脑具有“可塑性” , 脑功能在损伤后可以进行重组 , 而康复训练能够助力大脑功能重组 。 简单来说 , 脑卒中康复的原理就是利用大脑的“可塑性”来进行功能恢复 。 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的脑卒中患者 , 在急性期病情得到控制之后 , 都应及早进行康复训练 。
2.平稳后3个月内康复最佳
由于康复知识的普及度不够 , 很多脑卒中患者往往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就出院了 , 没能接受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和指导 。 而正是因为不了解什么是规范的康复治疗 , 有一部分人认为 , 脑卒中患者宜卧床静养不能动 。 但是 , 患者如果长时间卧床 , 会出现褥疮、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肺功能减退、体位性低血压、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关节挛缩等多种并发症 , 不仅不利于康复 , 还会加重病情 , 甚至危及生命 。
实际上 , 即便是大量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严重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及昏迷患者 , 也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 比如 , 早期进行偏瘫的良肢位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 , 可预防褥疮 , 避免或减轻痉挛的发生 , 消除“废用综合征”(指患者长时间卧床、活动量不足引起的继发性障碍)出现的可能 , 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
研究表明 , 脑卒中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 , 后期偏瘫的几率就越小 。 一般情况下 , 脑卒中患者病情稳定后的3个月内属于最佳康复期 , 病情稳定后的半年内属于有效康复期 。 在这段时间进行康复 , 效果会更好 。
3.不仅仅是“动动胳膊拉拉腿”
有很多人把康复想得过于简单:不外乎就是拔罐、按摩和动动胳膊、拉拉腿 , 或是努力练习行走等 , 甚至觉得脑卒中有后遗症是正常的 , 去做康复也没多大用 。 这些误解导致患者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时机 , 阻碍了身体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