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LD 2022 中国力量丨唐红、陈恩强教授团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用于HCV不同基因型,会受限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吗

作者:肝胆相照平台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4-8日 , 2022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年会盛大召开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陈恩强教授团队于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 , 探讨了索磷布韦/维帕他韦(SOF/VEL)治疗不同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肝纤维化改善情况 。 肝胆相照平台特邀陈恩强教授对研究进行分享 , 供临床医生参考 。
AASLD 2022 中国力量丨唐红、陈恩强教授团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用于HCV不同基因型,会受限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吗
文章图片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真实世界前瞻性研究 , 招募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受12周SOF/VEL治疗的丙肝患者;对于HCV基因3型的丙肝肝硬化患者 , 在SOF/VEL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 。
主要终点是治疗结束时的病毒学应答(血清HCVRNA检测不到)(EOT)和治疗结束后第12周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12) 。 次要终点是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纤维化-4(FIB-4)评分的改善 。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374例患者 , 平均年龄49.7岁 , 男性占比53.7% , 肝硬化患者28例 。 其中 , 43.3%的患者(136/374)为基因1型(HCV-GT1)(1a:1b=1:135) , 8.0%(30/374)的患者为HCV-GT2a , 39.0%(146/374)的患者为HCV-GT3(3a:3b=33:113) , 12.8%(48/364)的患者为HCV-GT6(6a:6u:6n=40:6:2) , 3.8%(14/364)的患者基因型未知 。
AASLD 2022 中国力量丨唐红、陈恩强教授团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用于HCV不同基因型,会受限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吗】在12周SOF/VEL治疗结束时 , 97.9%(366/374)的患者血清HCVRNA检测不到 , 2.1%(8)的患者血清HCVRNA仍可检测到 。
在该队列中 , 234名患者在停止治疗后完成了12周的随访 , 其中95.7%(224/234)的患者实现了SVR12 , 但4.3%(10/234)的患者 , 其血清中仍可检测到HCVRNA 。
与治疗前相比 , EOT后12周FIB-4和APRI评分均显著下降(FIB-4:3.97±4.22vs3.22±3.02 , P<0.001;APRI:1.33±1.51vs0.61±0.57 , P<0.001) 。
单因素分析显示:FIB-4评分、APRI评分、肝硬化状态、血清HBVRNA水平及HCV基因型与治疗失败无关 。 此外 , 在SOF/VEL治疗期间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 , 且未因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 。
研究结论
SOF/VEL治疗可在不同HCV基因型中诱导出良好的病毒学应答 , 无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如何 。
专家简评
AASLD 2022 中国力量丨唐红、陈恩强教授团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用于HCV不同基因型,会受限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程度吗
文章图片
陈恩强教授
我国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0.5%-1% , 其导致的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较高 , 积极有效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减轻我国疾病负担十分重要 。 目前患者只要血液检测到HCVRNA , 即应进行规范抗病毒治疗 , 进而有效降低肝细胞癌的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 。 目前国内外指南建议 , 启动抗病毒治疗前需根据外周血HCVRNA水平、HCV基因分型、肝纤维化分期以及有无抗病毒治疗禁忌症等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 进而制定合理的抗病毒方案 。
既往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 , 但由于皮下注射不方便 , 发热、骨髓抑制等副作用发生风险高 , 有导致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可能、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禁用 , 以及患者结束治疗后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等问题存在 , 无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治疗方案备受期待 。 以索磷布韦为代表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 , 开辟了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纪元 , 目前国际一线DAA方案均已在中国上市 。
早些年直接抗病毒药物价格昂贵 , 很多丙型肝炎患者都负担不起 , 且药物可及性很低 。 但在国家药品谈判和集中采购的政策支持下 , 目前抗HCV的DAA药物价格大幅下降 , 我国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大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 包括许多既往PR方案治疗失败和存在PR治疗禁忌症的各种难治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有机会接受DAA抗病毒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