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如果你总是忍不住地想在吃饭的时候、睡醒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心情好的时候、无聊的时候、开会/学习的时候......来一杯肥宅快乐水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那么 , 请注意以下新闻:
近日 , 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 , 50岁以下女性饮用含糖饮料与患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风险增加之间存在关联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该研究于5月6日发表于《Gut》(肠道)杂志上 , 研究结果表明 , 在青春期(13至18岁)和成年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
还能喝甜饮料吗?
其实 , 适当喝喝饮料倒也不用太担心会得癌症 。
不过 , 糖摄入太多、甜饮料喝太多 , 对健康始终是不好的 , 我们应该注意少喝 。
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了糖摄入与健康的关系认为 , 添加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齿和肥胖的风险 。 而肥胖又可能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风险 ,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世界癌症领域两大权威机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CRF)和美国癌症研究所(AICR) , 在2018年提出的防癌十大建议中提出“限制摄入含糖饮料” 。
所以 , 不论如何 , 从健康角度 , 减糖、控糖对健康还有益的 , 我们还是要少喝甜饮料 。
世界卫生组织强烈建议成人和儿童游离糖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 , 最好是能够进一步控制在总能量的5%以下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对于一个体重60千克的普通成人来说 , 大约是50克 , 如果可以最好控制在25克 。
而目前市售的含糖饮料的含糖量大多为8%~11% , 因此一瓶容量为500毫升的饮料 , 含糖量在40克~55克之间 , 甚至更高 。 所以 , 如果要喝 , 最好不要超过每天一瓶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说完有糖饮料再来说说最近刮起的“无糖饮料风” , 这系列的饮料声称“有气、无卡、无脂、无糖” , 在味道上与普通饮料比起来毫不逊色 , 因此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热捧 。
可是 , 这种传说中的“无糖饮料” , 真的无糖吗?糖尿病人真的能喝吗?为此 , 还特意咨询了她的主治大夫 , 大夫是这么回答的: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
其实 , 这些无糖饮料中甜甜的口感大多归功于人工甜味剂的作用 。 在19世纪初 , 糖精作为唯一的人工甜味剂较长时间内占据主流地位 , 它可以甜过蔗糖百倍 , 且对血糖影响较小 , 因此在当时便已进入糖尿病患者食谱 。
“无糖饮料”为什么喝起来是甜的呢?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后来随着人工甜味剂的发展 , 更多种类的人工甜味剂走入了无糖饮料市场 , 较为常见的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甜蜜素、赤藓糖醇、甜菊糖、元贞糖、木糖醇、蔗糖素(三氯蔗糖)、糖精钠及安赛蜜等 , 它们虽然不是糖 , 但却能够“甜到忧伤” 。
“无糖”的定义是什么?
根据我国《预包装特殊膳食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的规定 , “无糖”食品的要求指的是食品中每100g或100ml的糖含量不得高于0.5g 。
就好比每份食物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于0.5g即可称之为“无反式脂肪酸”一样 , 无糖食品严格来讲只能称之为“低糖食品” , 瓶身标注无糖的饮料有可能完全不含蔗糖 , 但也可能含有少量糖分 ,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尽量避免一切含糖分的饮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