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资金31693169..2万元 全力打赢来年粮油生产第一仗( 三 )


据悉 , 全县以现代粮油园区建设为抓手 , 着力破解盆周山区粮食生产发展短板 。 坚持全区域谋划 , 以农业产业园区化理念 , 统筹推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 以铁佛、广纳为核心 , 辐射带动周边共建“优质粮油+青峪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 立足现有产业基础 , 统筹建设小通江河“粮+菌”、大通江河“粮+茶”、洪口至诚片区“粮+养”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 着力构建“一核多片”全域联动新格局 。 今年在粮油园区建设上 , 通江县已累计投入2.3亿元 , 整理土地10000余亩、新增耕地3000余亩 , 奠定粮油园区发展基础 。
同时 , 通江县还综合布局现代粮油园区机械生产、精深加工、品牌建设、业态培育 , 以县属国企为主导 , 建立粮油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平台 。 用好用活“青峪猪”“通江大米”“中国好粮油”等金字招牌 , 持续推进通江粮油“两品一标”认证 。 结合通江“一府三乡”等旅游资源 ,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耕体验 , 着力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 。
目前 , 通江县已种植粮油31.32万亩 , 其中小麦3.8万亩 , 油菜26.5万亩、杂粮1.02万亩 , 预计小春作物将达到58.5万亩 , 产量12.75万吨 , 同比增长5%和4% 。
平昌县
全面整治撂荒地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日上午 , 走进平昌县驷马镇文明村 , 硕大的“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红色标语十分醒目 , 而在标语的前后左右 , 则是一块块已经播种小麦的高标准农田 。 在农田一角 , 村民冯新华正将一捆捆稻草粉碎成小段 , 随后再由其他村民覆盖到麦田里 , 不仅可以让小麦尽快发芽 , 稻草将来腐烂后又可变成有机肥 。
而在元山镇插旗山村 , 机手蔡明山正和他的同事驾驶着两台旋耕机耕地作业 , 耕作后的土地即将种上高粱 。 在前两年 , 这儿还是一片低产低效的水果园 , 为盘活利用耕地资源 , 扩大粮食生产面积 , 村级体经济组织积极招引业主 , 对园区400亩土地进行整理改造 , 改造后土地增加了78亩 , 并达到了“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的高标准农田标准 。
平昌县坚持“发动农户扩种粮食、培育新型种粮主体”两手抓、两促进 , 健全金融帮扶和农业保险等政策支持体系 , 积极培育种粮大户、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粮食加工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 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转型 。 全县已培育种粮50亩以上大户228家 , 种粮1000亩以上合作社9家 , 大型粮食加工企业5家 。
据悉 , 今年秋季平昌县撂荒耕地复种率达100% , 种植粮油比例超90% 。 把提高耕地集约化利用水平作为粮食稳产扩面的重要保障 , 立足旱作耕地达55万亩的县情实际 , 统筹规划晚秋、小春、大春粮食生产布局 , 推广麦—玉—苕、芋—玉—豆等复合种植模式 , 实现旱地一年多熟 。 今年 , 平昌县小春粮食复种面积同比增加15%以上 , 11月20日前将全面完成15万亩小麦播种任务 。 同时 , 大力推广“水稻油菜轮作”模式 , 动员农户对谷板田因地制宜采取全部翻耕、免耕直播等方式种植油菜35万余亩 , 用好全县50余万根水田田坎 , 发展田坎豌豆2万亩 , 实现小春粮食应种尽种、种满种尽 。
落实资金31693169..2万元 全力打赢来年粮油生产第一仗】截至目前 , 平昌县整治撂荒地21586亩、整治率100% , 完成油菜栽播43万亩、小麦点播7.5万亩 , 预计粮食播种面积112万亩、超目标任务9个百分点 , 总产量41万余吨、超目标任务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