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痒,应季的螃蟹该这样吃,不妨多学习下

有一句俗话叫做:“秋风起 , 蟹脚痒;菊花开 , 闻蟹来” 。 这种生于白垩纪的甲壳类生物 , 中国人吃了差不多五千年 , 每年9-10月螃蟹多油多黄 , 是吃螃蟹最好的季节 。 但是你真的会吃吗?进入九月份以来 , 因为吃蟹就医的患者开始逐步增加 。
近日45岁的曹先生 , 因为腿部肿胀和心慌去医院检查 ,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 , 曹先生尿酸偏高 , 已经引发肾衰了!!!医生紧急进行抢救 。 这可把家人都吓一跳 。 经过医生诊断发现:曹先生十多年前患上了痛风 , 因为不是特别严重 , 一直未按时服药 , “好吃”的毛病也一直没改 。 前几天李先生一口气吃了大概四五只螃蟹 ,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开始有点不舒服 , 没想到会发展成肾衰竭 。
主治医生说:“螃蟹中的高蛋白和高嘌呤本就是痛风的“天敌” , 加之他的过敏体质这才引起了急性肾衰 。 螃蟹含有大量异体蛋白 , 不仅是过敏体制的人会诱发急性肾衰竭 , 非过敏体制的人摄入过多蛋白质也会加重肾脏代谢负担 。 ”
秋风起,蟹脚痒,应季的螃蟹该这样吃,不妨多学习下
文章图片
不同养殖方式的闸蟹一样么?
随着蟹种之间的迁徙和杂交 , 无论我们买到哪里的大闸蟹 , 从生物学的角度上说 , 他们都没什么区别 。 只是养殖方式和养殖地点的差别 。
在养殖方式的区别上 , 可以分为湖泊、池塘、稻田、草荡等等 , 当然还有野生的大闸蟹 。 但不管是什么方式 , 只要是在自然条件好 , 水质干净 , 营养充足平衡的环境下养大的 , 就是好大闸蟹 , 反之就是坏的 。
对比而言 , 最好的方式仍然是有庞大天然“活水”的湖泊养殖 , 我们此篇文章所针对的也是类似阳澄湖等地区的湖泊养殖的大闸蟹 。 最差的则是野生大闸蟹:在没有监管的自然环境中生长 , 螃蟹很有可能吸收了过多的重金属等污染物 , 也可能感染各种疾病 。 不吃野生动物 , 这不只是动保的口号 , 而是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健康 。
秋风起,蟹脚痒,应季的螃蟹该这样吃,不妨多学习下
文章图片
各种XX湖的大闸蟹有什么区别?
我们曾经问过阳澄湖养蟹的蟹农一个问题 , 他们是否能区分出来不同湖区产地的大闸蟹 。 答案是:不能 , 只能分的出来好的螃蟹和不好的区别 , 但是无论从外观还是口感 , 都不太可能准确判断出大闸蟹是产自哪里 , 或者说是不是阳澄湖大闸蟹 。
现在的大闸蟹养殖虽然依旧有倚重个人经验的部分 , 但像仔蟹、饲料的购买 , 养殖管理方法 , 这些差别和地理位置无关 。 不同产区之间最重要的不同 , 还是自然环境的质量 。
是否选择吃某个湖区的螃蟹 , 其实更多来自食客对该地区自然环境的认可程度 。 自然条件好、环境监管严格的湖区 , 养殖出螃蟹的安全性当然更好 。 如果你了解或者认同某个湖环境很好 , 这个地区的大闸蟹就可以在你的候选项里 , 反之亦然 。
秋风起,蟹脚痒,应季的螃蟹该这样吃,不妨多学习下
文章图片
吃螃蟹“四大禁忌”
1.忌浓茶
吃螃蟹最佳的饮料是黄酒 , 可以驱寒、消毒杀菌 。 而茶水会冲淡胃液 , 不利于消化 。 茶水中的鞣酸也会使蟹肉中的蛋白质凝固 。
2.忌柿子、梨
柿子和梨为凉性 , 蟹为寒性 , 两者同食 , 损伤脾胃 , 引起消化不良 , 脾胃虚寒者尤其要注意
3.忌羊肉
羊肉甘热 , 螃蟹性寒 , 二者同食会降低羊肉的营养价值 , 而且有伤脾胃 , 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 。
4.忌吃多
健康人每次吃中等大小的螃蟹不超过1只 , 每周最好不超过3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