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痴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这几类人需警惕血管性痴呆

tt-audio
点击可以收听音频版
最近有网友跟我们分享了让他忧心的事 , 自家老爸突然多了好多“小毛病”:经常不记得今天做了什么 , 注意力也很难集中 , 没办法做出选择 , 有时候跟他说不到两句话 , 就容易急……原本街坊邻里称赞好脾气的人突然变了个样 , 让家人们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
等他们带着老爸去医院 , 经过医生诊断后才知道 , 原来不是老爸脾气变差了 , 而是他得了血管性痴呆 。 提起记忆变差、脾气转变 , 我们平常首先会想到的阿尔茨海默病 , 却很少听说血管性痴呆 , 这到底是个什么病?
有一种“痴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这几类人需警惕血管性痴呆
文章图片
“三高”人群更易患血管性痴呆根据最新数据调查 , 血管性痴呆患病人数目前占痴呆患者总数的15%~20% , 国内65岁人群中血管性痴呆患病率约为8.7% , 被它成功“偷袭”的中老年人不在少数 。
想要抵挡住它偷袭的招数 , 咱们必须得先摸清它的底细 。
血管性痴呆可以由脑血管病变或者血管危险因素引起的脑损害导致 , 可能我们抛出这两个方面 , 大家还不是很能理解 , 但你只需简单记住 , 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都是血管危险因素 , 而脑梗死、脑出血就是脑血管病变范畴 , 这几个疾病那可是响当当的 , 都能引起血管性痴呆 。
有一种“痴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这几类人需警惕血管性痴呆
文章图片
特别是那三个血管危险因素 , 离我们可不算远 , 都是现代人常见慢性病了 , 发病率很高 , 所以说血管性痴呆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有距离感 , 只是日常阿尔茨海默病光芒太强 , 但潜藏在暗处的它 , 有时候更让人防不胜防 。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有什么不同?很多人都会把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混淆 , 毕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 让人记性变差!但阿尔茨海默病一般无法确定发病的具体时间 , 因为它是随着年龄增长 , 发病概率逐渐上升 。 而且它在早期极易被忽视 , 仅表现为记忆力轻度衰退、学习和保存新知识能力降低等 。
有一种“痴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这几类人需警惕血管性痴呆
文章图片
阿尔茨海默病是持续进行性发展的 , 后期不仅会造成记忆丢失恶化 , 还会出现日常简单的生活事项 , 比如穿衣吃饭都无法完成 。
而血管性痴呆往往突然发病 , 比如卒中之后 , 所以一般可以确定发病的具体时间 。 这类患者通常执行功能障碍表现相对突出 , 比如制定不了目标、无法做出决定、无法跟别人沟通 , 也会出现近期记忆力受损 , 但这部分症状有时候并不突出 , 容易被忽略 。 同时还可能伴有走路不稳 , 突然或者频繁想上厕所 , 突然变得冷淡、焦虑等等 。
不同于阿尔茨海默病 , 血管性痴呆是有源可寻的 , 是唯一可以预防的痴呆症 。 具体要怎么做 , 还是得从根源着手 , 减少脑血管疾病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
有一种“痴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这几类人需警惕血管性痴呆
文章图片
科学防治血管性痴呆 , 做好这些事首先 , 说说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 , 中医中药方面的防治 。
补肾、化痰、逐瘀 , 是目前中医治疗脑病的一套强势组合拳 。 要怎么打好这套组合拳 , 关键就是选好使这套拳的选手 , 才能更好地将boss一一击破 。
比如 , 补肾这一块 , 熟地黄和肉苁蓉配合 , 补肾固精效果杠杠的 , 特别是熟地黄 , 在补肾界那可是成名已久的明星选手 , 想要补肾 , 首选的肯定有它;到了化痰这一关 , 可以派出石菖蒲和远志这对靠谱的组合 , 对于保护神经 , 改善记忆力的一系列操作 , 它们老熟练了;至于如何逐瘀 , 天麻和地龙 , 凭借着它们在改善微循环 , 增加脑血流量的良好战绩 , 组合也是广受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