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璟轩里品秋味( 二 )


酸萝卜拌海蜇皮爽脆无敌
俗话说“秋吃萝卜赛人参” , 萝卜的口感爽脆 , 水分充足 , 能够顺气润肠 , 加速新陈代谢 , 而海蜇则具有清热平肝 , 化痰消积之功效 , 两者对消除秋燥很有帮助 。 在上海 , 萝卜丝拌海蜇继而淋上一些葱油是最家常的做法 , 而在御璟轩 , 张国荣则用酸萝卜代替了原本的新鲜萝卜 , 经过腌制的萝卜微酸 , 略带咸味 , 比新鲜萝卜更爽更脆 , 与海蜇一起凉拌 , 酸萝卜能够更好地激发海蜇清甜味道 , 口感也更丰富 , 非常适合秋天食用 。
红桂花鲜百合冰爽香甜
秋天是属于桂花的 , 沁人的香甜 , 让人忍不住抵近深嗅 。 在御璟轩 , 桂花也是属于鲜百合的 , 将兰州百合洗净拆瓣后浸在冰水里 , 待上桌时 , 将百合瓣置于冰上 , 淋上红桂花酱 , 仿佛雪山上盛开的朵朵红花 。 兰州百合本就是百合中的佼佼者 , 清甜宜人 , 经过冰水加持更为脆爽 , 辅以红桂花颜色惹人 , 桂花也不吝自身香气 , 一同入口冰爽香甜 , 桂花香气久久不散 。 江南的桂花 , 兰州的百合 , 诚如一南一北千里遇知音 。
砂锅千岛湖鱼头汤红亮味醇
砂锅千岛湖鱼头汤是御璟轩的招牌菜 , 以汤鲜味醇量大饮誉上海 。 选用千岛湖的花鲢鱼头 , 用本帮菜的红汤烧法 , 千岛湖花鲢鱼近一米长 , 先用鱼身熬制成浓汤后 , 冲入鱼头 , 继而加入张国荣自己熬制的酱油 , 他说熬制过的酱油没有生腥气 , 用来炖汤味道更好 。
炖鱼汤时要在炉灶边看着火 , 只有火候到了 , 鱼头中的精华才会悉数融入汤汁 。 鱼头盛在直径半米左右的超大砂锅里 , 弹眼落睛 , 鱼汤颜色红亮 , 浓如豆浆 。 尚未入口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味 , 鱼头汤入口浑厚 , 口感与特浓豆浆相似 , 清鲜裹挟着酱香味顺着汤汁弥散到口腔各处 , 不时出现的青蒜叶为鱼头汤增加了一股清香 , 让人加速分泌唾液胃口大开 。 当然 , 此时还可以在汤中加入店家匹配的油条 , 张国荣介绍这道鱼头汤浓度颜色都与豆浆类似 , 上海有吃咸豆浆的习惯 , 鱼头汤里加油条 , 口感更丰富 , 也可以增加食客的用餐体验 。
清炒蟹粉油条创意至鲜
金秋最风雅 , 品蟹正当时 , 文吃中最为酣畅的吃法莫属蟹粉 , 将螃蟹的精华集于一盅之内 , 将至鲜放大 。 张国荣介绍 , 螃蟹十分娇贵 , 新鲜与否决定了最终的味道呈现 , “保质期”通常在两个小时左右 , 超时则腥味难除 。 所以御璟轩专门请拆蟹师傅当天现拆 , 取出蟹肉和膏黄炒制蟹粉 。
而油条和蟹粉的搭配 , 则是张国荣灵光乍现的结果 。 他说几年前食用日料时 , 吃到日料中有西餐的面包出现 , 觉得料理是可以融合的 , 又逢那一阵子流行夜宵吃“早晨的点心” , 发现油条口感香脆 , 也不抢味 , 还能匹配多种吃法 , 遂将油条和蟹粉搭配 , 一经推出食客好评如潮 , 如今有的食客选择吃一口油条吃一口蟹粉 , 也有的用油条蘸蟹粉 , 还有人油条蘸醋碟 , 吃法各异 , 食趣无穷 。
响油鳝丝配葱油拌面本帮担当
响油鳝丝是本帮菜的代表之一 , 煸透、炒透和烧透 , 上桌前淋上一勺热麻油 , 成为有声有色有滋味的本帮名菜 。 响油鳝丝软糯的口感 , 鲜甜适中的滋味 , 成为一大批食客的心头好 。 开洋葱油拌面则是上海特色小吃 , 以熬香的葱油搭配开洋 , 和面条一起拌着来吃 , 面条滑爽有韧劲 , 开洋鲜美 , 葱油浓香 。 御璟轩让两大本帮菜代表合作“演绎” , 响油鳝丝搭配葱油拌面入口 , 柔韧中多了份软糯 , 葱香中多了份酱香 , 搭出新意 , 也让人满足到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