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梦想家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互联、物联、智能 , 助力乌镇老人深度融入互联网
小镇梦想家
互联、物联、智能 , 助力乌镇老人深度融入互联网
小镇梦想家
文章图片
“智慧养老管事”守护最美“夕阳红”
N晚报采访人员黄烨苗楠钰
“又到一年‘乌镇时间’ , 时隔7年 , 今天我们再次在这里跟世界互联网大会视频连线……”11月8日下午 , 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 , 十余位长者通过视频与世界互联网大会智慧社区连线 。
7年前 , 这里的老人们就曾通过一根小小的网线与“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智慧乌镇展台进行了一次远程视频通话 。
浙江椿熙堂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姚丽看着老人们的笑脸 , 也不自觉绽放微笑 。 也是7年前 , 她成为一名智慧养老工作者 。 这些年来 , 她参与、见证了乌镇“触网”蝶变的过程 , 也见证了乌镇智慧养老事业不断扩大、延伸 , 让老人们也融入“智慧小镇” , 帮助他们消弭数字鸿沟 , 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养老服务 。
●人物名片
姚丽 , 浙江椿熙堂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 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步入智慧养老行业 , 见证了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的迭代升级 。
●梦想宣言
“帮助老人弥合数字鸿沟 , 让为老服务不断互联化、物联化、智能化 。 ”
漫画张利昌
●追梦“网”事
连通人与人为老服务互联化
2015年9月 , 乌镇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 11月 , 姚丽告别了从事9年的旅游行业 , 正式成为一名养老工作者 。
“要给老人做护理 ,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讲 , 还不是很适应 。 ”她坦言 , 当时自己对为老服务的理解还局限于传统的观念 。
入职后 , 她发现智慧养老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年轻人 , 依托智慧系统 , 老人不论是意外摔倒 , 还是忘关煤气 , 都能被轻松捕捉 , 通过多方联动 , 最终化险为夷 。
2015年12月16日 , 正值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 , 乌镇智慧养老信息中心接到一条腕带报警信息 , 信息的发出者是时年87岁的老人俞奶奶 。
看到报警信息 ,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给俞奶奶拨打了电话 , 但无人接听 , 于是她们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一同上门查看 。 来到俞奶奶的居住地 , 她们发现老人跌坐在地上 , 赶紧上前扶她进屋休息 。
“老人说脚痛得厉害 , 时而会有呕吐 , 我们联系家属后 , 决定先叫救护车将老人送去医院治疗 , 让家属在医院等待 。 ”姚丽一边翻看《应急救助老人案例表》一边向采访人员介绍 , 每当遇到这样的应急救助事件 , 都让她感受到智慧养老的优越性 。
信息互联“一小步” , 为老互通“一大步” 。 据姚丽介绍 , 目前乌镇已有300多位老人配备了智能穿戴设备 , 24小时守护长者的安全 。
81岁的沈爷爷 , 是让姚丽印象深刻的一位救助对象 。 老人身体状况很差 , 患有严重的帕金森、高血压 , 疑似有失智症前兆 。 老人经常会按动腕带紧急报警 , 姚丽发现 , 除了身体不适 , 他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关爱 。
于是 , 姚丽经与领导商讨 , 决定每天安排工作人员主动问安 , 定时给他打电话 。 及时的关心让老人倍感温暖 , 直到他去世 , 报警器都没有再次响起过 。
“养老互联的目的 , 不仅是连通人与数据 , 更多的是连通人与人 。 ”姚丽说 。
连结心与心贴心服务物联化
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 , 互联网的基因深深地嵌入了小镇 , 影响着乌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互联网为老服务 , 让冰冷的数据彰显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