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宁:蔬菜工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威宁:蔬菜工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文章图片
务工群众在基地劳作
威宁:蔬菜工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文章图片
务工群众在搬运西红柿
暮秋时节 , 走进威宁自治县双龙镇水潮社区贵州博顺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蔬菜大棚基地 , 只见一个个大棚内 , 一排排绿油油的西红柿藤蔓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西红柿 , 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收成熟的西红柿 , 一幅秋收图景呈现在面前 。
正在采摘西红柿的务工群众卯时姐告诉笔者 , 她一年四季都在大棚里务工 , 一个月能挣3000元 。 “在基地里务工不仅能解决家里的零用开支 , 还不用外出务工 , 利便照顾家人 。 ”
威宁:蔬菜工业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在基地旁边的仓库里 , 20余名务工群众正在将西红柿分类、打包、装框 。 仓库门口 , 停着五六辆大卡车 , 预备把西红柿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
“基地离家近 , 出门就上班 , 10块钱一个小时 , 有时候一天能挣100多元 。 ”正在忙着采摘西红柿的务工群众黄悦告诉笔者 , 从2020年基地进驻后她就来上班了 , 播种、治理、采收 , 她都全程介入 。
水潮社区的蔬菜种植基地有800余亩 , 共有957个大棚 。 时下恰是西红柿采收的高峰期 , 采收的西红柿主要销往成都、上海、长沙、广州等地 。
“目前市场批发价每斤1.8元 , 发往上海的A级果每斤3.5元 。 每亩上品果产量可达1.2万斤 , 次品果6000斤左右 , 预计每亩收益可达3万余元 。 ”公司股东袁定波说 , 采收期间 , 基地天天可采收西红柿200吨左右 , 用工量最多达400余人 。
在另一旁的凉山社区 , 走进成片的蔬菜基地里 , 务工群众忙碌采收的场景映入眼帘 。
村民马启爱正驾驶着拖拉机在基地里穿梭 。 他一边装运白萝卜一边告诉笔者 , 自基地白萝卜成熟以来 , 就在基地里忙碌 , 天天装运三四趟白萝卜 , 一趟60元钱 , 一天下来能挣到200多元 。 同时 , 他还担任基地的管理员 , 一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 , 再加上家里50多亩土地流转费3万多元 , 一年收入达6万多元 。
据了解 , 今年双龙镇共引进经营主体21家 , 种植蔬菜1万余亩 , 涉及8个村(社区) , 带动5600余户农户增收 。
双龙镇蔬菜工业发展只是威宁蔬菜工业发展的缩影 。 近年来 , 威宁鼎力实施“五五攻坚步履” , 坚持把“短平快”蔬菜工业发展作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 助力乡村振兴强劲“引擎” , 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强化经营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落实搀扶措施、加强产销对接等方式 , 着力在蔬菜工业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等方面下功夫 , 有力促进了全县蔬菜工业可持续发展、品质不断晋升、效益不断进步 , 走出了一条生态、绿色的农业发展之路 。
数据显示 , 今年威宁种植蔬菜30.18万亩 , 其中第一茬种植20.18万亩 , 第二茬种植10万亩 。 主要种植白菜、白萝卜、莲花白、辣椒、四季豆、香葱等 , 全县日均出菜量1000吨左右 。
如今 , 威宁已成为全国153个夏秋蔬菜基地县之一和云贵高原65个蔬菜基地县之一 。 威宁蔬菜不仅销往海内各大城市 , 还远销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
“威宁蔬菜工业发展布满富民但愿 。 下一步 , 将积极施展农业部门牵头引领作用 , 依托天气和交通区位上风 , 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经营主体为示范引领 , 大力发展好蔬菜工业 , 让蔬菜工业托起群众的致富梦 。 ”威宁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 。
更多内容↓↓↓本文转自:毕节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