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乾隆御医黄元御:一张8味药的方子,却是便血、痔疮、脱肛的良药

痔疮|乾隆御医黄元御:一张8味药的方子,却是便血、痔疮、脱肛的良药

文章图片


【痔疮|乾隆御医黄元御:一张8味药的方子,却是便血、痔疮、脱肛的良药】身体出血类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 , 但是有些部位的出现会让人们格外担心 。
比如说 , 流点鼻血、一些小伤口导致出血 , 这些出血性疾病不会让人们感到有多畏惧 , 即便出现吐血类疾病 , 也不会太让人恐惧 , 但如果是便血 , 有可能会让人感动畏惧 , 因为这种疾病往往会出现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疾病 。
一般来说 , 血液从肛门排出 , 无论粪便的颜色呈鲜红色 , 还是粪便的颜色呈暗红色 , 甚至出现柏油样黑便 , 统统都称之为便血 。 便血既是一个症状 , 也是一个疾病 。

便血这种情况的出现 , 一半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 尤其是结肠与与直肠病变的出血 , 当然 , 也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以及肛门及周围病变 。 大便出血的颜色 , 主要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与血液在胃肠道之间停留的时间 。 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者其他器官出血现象的 , 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 比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那么 , 黄元御是如何认识便血的呢?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指出 , 血液生化于脾 , 而贮藏于肝 , 如果肝脾的阳气旺盛 , 血液温暖而升腾 , 就不会下泄;但是如果“水寒土湿 , 脾陷木郁” , 风气动摇而行使疏泄的指令 , 于是就血液脱失于大便 , 就出现了便血的现象 。 由于阳气的收敛作用 , 于是就会“土温而水暖” , 如果出现脾气湿而肾气寒的话 , 庚金(大肠)的收敛指令不能顺利进行 , 而后世医家常认为便血是由肠风引起的 , 于是就使用清润的方法 , 这样的话脾阳会更加衰败 , 会更加陷落 , 这样就会遥遥无期了 , 很难治愈 。 所以 , 黄元御认为 , 治疗便血 , 当以“补火燥土以回残阳 , 暖血温肝而升郁陷” , 即便是痔疮、脱肛等病 , 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予以治疗 。 对于便血、痔疮、脱肛等症 , 黄元御创立了“桂枝黄土汤” , 全方由“甘草二钱 , 白术三钱 , 附子三钱 , 阿胶三钱 , 地黄三钱 , 黄芩二钱 , 桂枝二钱 , 灶中黄土三钱”八味药组成的 , 主要煎服方法是煎大半杯 , 温服 。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 , 这个方子是张仲景黄土汤(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阿胶、黄芩、灶中黄土)加桂枝组成的 。 其中白术、甘草、附子 , 用来“培土温寒” , 阿胶、地黄、黄芩 , 起到“清风泻火”的作用;而灶中黄土“燥湿扶脾” , 仲景原方本来就妙不可言 , 方中加入桂枝 , 是以此来畅达木郁 , 这样一来 , 全方就会更加精密 。 对于便血之证 , 黄元御主要还是从病机入手加以治疗的 。 那么 , 在黄元御眼中 , 便血的病机是什么呢?无外乎“水土寒湿 , 木郁风动”八个字 。 而黄氏用方也仅仅八味药 , 仲景黄土汤本来就有“温阳健脾 , 养血止血”的作用 , 但却少了调理肝郁的药物 , 于是黄元御一味桂枝气象万千 , 奥妙无穷 。 正如黄元御在《长沙药解》中这样评述桂枝的妙用——“入肝家而行血分 , 走经络而达营郁 , 善解风邪 , 最调木气 , 升清阳脱陷 , 降浊阴冲逆” 。 这样一看 , 在仲景黄土汤中加入一味桂枝 , 简直就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