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紫苏全身都是宝,其中这5个功效尤为突出,做菜不妨多放点

紫苏叶|紫苏全身都是宝,其中这5个功效尤为突出,做菜不妨多放点

文章图片

紫苏叶|紫苏全身都是宝,其中这5个功效尤为突出,做菜不妨多放点

文章图片


古人常说:“时光荏苒 , 岁月如梭” 。 “荏苒”一词在文人的笔墨中颇为常见 , 也被现代人常挂口中 , 却鲜有人知道它具体的含义 。
其实它指的是一种很有名的植物 , 同时也是中医颇为喜爱的一味草药——紫苏 。 紫苏 , 古称“荏” , 又有红苏、香苏、赤苏等名 , 是唇形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 。
紫苏在中国的栽培史可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 , 中国辞书之祖《尔雅》中就有关于紫苏的记载 , 足可见国人对紫苏的应用源远流长 。

一、“紫苏”一名从何而来?紫苏不仅有食用、药用价值 , 而且其名发音和含义隽永优美 , 也让不少人在取名时“盯上”了它 , 不过你知道紫苏的名字从何而来吗?这个故事还要从一个大人物说起 。
相传 , 古代名医华佗在采药途中 , 偶然遇见过一只可爱的水獭 。 这只水獭因吃撑了导致腹部难受 , 因此自己寻找到一种植物 , 吃了一些后情况渐渐好转 。
华佗见此情况 , 就对这种植物仔细观察研究 , 发现其叶面前后呈现紫色 , 再想到水獭吃了之后腹部舒缓的情况 , 故而取名为“紫舒” 。
后来 , 华佗偶遇了几个在酒铺里比赛吃螃蟹的少年 , 少年们抢着吃螃蟹 , 却不知螃蟹性寒 , 少吃味美 , 多吃却伤身 , 华佗劝解几句后却被无视 。
果然 , 等少年们赛事结束之际 , 纷纷腹痛发作 , 求助于华佗 。 本着医者仁心 , 华佗出手 , 从路边洼地中采回紫舒给他们治病 , 并向众人讲述了自己发现紫舒的故事 。
只是那时的华佗不知 , 岁月轮转 , 当时的紫舒 , 也被人们渐渐念成了紫苏 。

二、紫苏到底有哪些功效?中国从古至今对各类植物研究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 , 但是国内首批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也仅有60种 , 紫苏就是其中之一 , 它对人体究竟有哪些药用价值呢?
紫苏在古代中医名著《本草纲目》、《本草求真》等都有记载 。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 , 紫苏性温、味辛 , 其药效直入气血 , 常吃可以通血气 , 令人全身通畅、身香体白 , 而且其全身是宝 , 每一处功效也略有差异 。
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效 , 常用于咳嗽恶寒、风寒感冒、鱼蟹中毒、妊娠呕吐等病症 。
紫苏茎:也叫苏梗 , 针对脾肺二经 , 具有安胎、理气、止痛等作用 , 常用于嗳气呕吐、胃脘疼痛、胸膈痞闷、胎动不安等病症 。
紫苏果实:也叫紫苏子 , 具有润肺、宽肠、清痰、下气等功效 , 常用于便秘、痰喘、气滞、咳逆等病症 。
现代医学也发现 , 紫苏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 其叶子和梗中含有紫苏酮、叶黄素和迷迭香酸等活性成分 , 具有一定的抗抑郁、抗氧化、抗过敏的效用 , 或可应用于提炼药品或保健品的有效成分 。
【紫苏叶|紫苏全身都是宝,其中这5个功效尤为突出,做菜不妨多放点】紫苏果实含有α-亚油酸 , 对控制人体甘油三酯和抗血栓有一定的效果 , 也有研究发现 , 该物质或有益于记忆力和视力方面 。

三、紫苏全身是宝 , 但有些人不适合食用紫苏药食同源 , 全身是宝 , 据说古时候宋仁宗时期的医官还将紫苏叶泡的茶定位“汤饮第一” 。 但是再好的食物也不是万能的 , 也有一些人并不适合吃紫苏 。
1、4类人慎用紫苏
风热感冒:紫苏性温味辛 , 风热之人饮食可能会加重热气 , 导致病情严重 。 这类患者往往有口渴、汗出、畏寒、发热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