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深耕厚植60余载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 “全国中医药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隔附子饼灸、拔罐临床教师组单项二等奖,推拿手法学生组单项三等奖”……
2021年,是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喜讯连连、收获颇丰的一年。这一年,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学成效不断凸显,科研水平再上台阶,各种赛事屡获佳绩。而这一年,距1959年在泸州忠山埋下中医办学那粒种子之时,中西医结合学院已走过60余载。
植根杏林
攻坚克难铺就中医药传承之路
1959年,在国家卫生部发出高等医学院校增设中医课程的号召后,西南医科大学(原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开办了中医专科班。经过文革风雨飘摇的十年,全国中医从1959年的36.1万人减至24万人。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国家提出认真办好中医院校,积极培养中医中药新生力量的号召。在中医药事业百废待兴的时代背景下,西南医科大学于1977年成立了中医系,并于1978年招收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就这样,“中医系”犹如一株蓄积着蓬勃生机的小树苗,在泸州忠山之巅扎下了根,欣然向阳而生、迎风而立。
中医学|深耕厚植60余载 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培育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文章插图
开办中医学以来,一批立志为中医药事业献身的医学专门人才,如蜀中伤寒名医张君斗、中医肝胆病专家孙同郊、针灸名家叶成炳以及中医名家汪新象、高朝纲、王诗铭等,他们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克服办学资金短缺、物资陈旧匮乏、生活和教学环境艰苦等重重困难,毅然投身于中医系的建设与发展中。
在一代又一代中医人的接续奋斗下,中医药传承之路越走越宽阔。2001年中医系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系;2003年再次更名为中西医结合学院;2008年,开展了中医师承博士教育;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先后获批了国家首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而今,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已成长壮大为国家培养中医药高等人才的中坚力量。
守正创新
薪火相传赓续中医药精神血脉
坚定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笃行必先明志,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以德业双修的全面育人观为引领,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医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一中心两结合两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医学与人文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承与创新并重,素质与能力并重”,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中医人才。
提升中医药教育教学质量
着力提升师资水平。建院以来,中西医结合学院广开大门招贤纳士,通过内培外引构建起了一支热爱中医事业、胸怀育人大局、综合素质好、教学能力强、有传承、结构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院建立各种制度机制为教师的成长成才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教师在中医教育这方天地里精勤不倦、力耕不辍,为中医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还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将承担了大量临床专业课教学的临床医师纳入“双师型”教师范畴进行教学技能培养,有效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充分保障了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目前,学院已拥有一批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261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194人,占比74.33%、博士31人,占比11.88%,副高以上职称者129人,占比49.43%、硕士研究生导师81人、兼外校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师2人;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称号者10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人员7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之星1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泸州老窖“金教鞭”奖、“金教鞭之星”奖获得者16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