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保高寒村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地处张家口坝上高寒地区的张家口康保县大盐淖村 , 曾是河北省20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 世代生活在这儿的村民主要以传统耕种、放牧牛羊和临时务工为生 。 由于土地贫瘠、气候恶劣 , 生活主要靠天收 。
2017年 , 河北省委办公厅驻村工作队入驻帮扶 , 与村“两委”班子团结带领村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引产业、上项目 , 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如今的大盐淖村 , 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保持在100万元以上 , 位居全县前列 , 村民人均收入从2017年4230元 , 到今年预计15000元以上 , 短短五年时间翻了近两番 。 健身有广场 , 散步有游园 , 家家通了水泥路 , 户户门前有路灯……
这些巨变的背后 , 是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 积极创收致富所提供的坚实基础 。
科学规划布局 , 产业项目多点发力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从一开始就分析现状: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 村民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 仅靠原有的一两个产业项目难以支撑;村级产业大部分体量小、实力不足 , 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 必须引进一批优质高效项目 。
康保高寒村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康保县大盐淖村村级冷库外景 。
在县乡党委、政府支持下 , 驻村工作队多次到省市机关部门和企业协调 , 找路子、跑市场、搞调研 , 先后引进和参与7个产业项目 , 涉及畜牧养殖(北京油鸡、肉鸭、肉牛、奶牛)、光伏电站、冷库存储等多个领域 。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 , 驻村工作队又打造产业振兴“升级版” , 围绕饲草种植、薯条加工、生鲜物流和花卉培育等方面进行广泛研究论证 , 积极寻找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
创新模式管理 , 确保持续增收见效
发展乡村产业 , 既要引进来、扎下根 , 更要维护好、经营好 , 向管理要效益 。 2018年 , 工信部300kW光伏电站项目在大盐淖村建成 , 日常维护管理由村“两委”负责 。 项目运营3年后 , 因村民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 , 发电量大幅下滑 , 收益急剧缩减 。 为此 ,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转变观念 , 引进当地经验丰富的专业化公司运营 , 既减轻了村干部负担 , 又恢复了长期稳定收益 。
康保高寒村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康保县大盐淖村引进公司种植青贮玉米 。 驻村工作队供图
大盐淖村有440亩对外承包土地 , 由于土地肥力较差 , 多年来只能种植葵花、土豆等农作物 , 村里长期以260元/亩的价格对外低价出租 。 在2022年初承包合同到期后 , 驻村工作队引进康胜牧业公司种植青贮玉米 , 仅此一项村年收益增加10万元 。
精心精细服务 , 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为了能留住企业 ,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自觉当好“娘家人” , 主动帮助解决厂区周边设施不完善、企业职工生活不便等问题 , 并建立了定期走访、跟踪回访、村企座谈、协调对接等制度机制 , 为企业运营创造良好的硬条件和软环境 。
康保高寒村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文章图片
康保县大盐淖村美客多北京油鸡场外景 。 驻村工作队供图
美客多北京油鸡场是大盐淖村引进的第一个产业项目 , 也是村集体收入的重要来源 。 为方便饲料和产品运输 ,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专门协调修建了3.2公里产业路;为解决企业饲料进场、鸡蛋外运、职工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难题 , 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成本 。
发挥产业优势 , 带动村民更好发展
康保高寒村做强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