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

本文转自:人民网-云南频道
云南省宁洱县现有咖啡种植面积10.35万亩 , 涉及9个乡(镇)59个村 , 其中普义乡就有4.2万亩 。
作为全县咖啡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 , 今年普义乡通过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 以村级咖啡专业合作社带动 , 进行绿色环保标准化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 既节约了生产成本 , 又提高了咖啡鲜果初加工生产效率 , 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的收入渠道 。
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
文章图片
咖啡挂满枝头 。 李清摄
秋末冬初 , 把边江流域连片种植的咖啡陆续成熟 , 鲜红的咖啡果缀满枝头 。 因近年来咖啡价格持续向好 , 时下的咖啡园里 , 除了当地村民外 , 还有不少前来务工的村民也加入到了鲜果采摘的队伍当中 , 大家有说有笑 , 到处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 。
“以前咖啡价格不好时 , 采摘咖啡赚不了几个钱 , 这两年咖啡价格还不错 , 务工一天能收入一百到两百元不等 。 ”普义乡普义村满磨街村民段有会边摘咖啡边笑着说 。
持续向好的咖啡价格 , 除了让种植户笑开了颜 , 也为当地的咖啡加工厂鼓足了信心 。 在普胜村某咖啡加工厂 , 负责人朱智平正忙着调试咖啡鲜果初加工新设备 , 他的咖啡初加工厂是普义乡今年建设的10个绿色咖啡鲜果集中处理示范中心之一 。 自2012年朱智平建立咖啡鲜果初加工厂以来 , 这已是他第三次更换设备 。
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
文章图片
村民在采摘咖啡 。 李清摄
朱智平介绍 , 以前每小时只能加工2吨的咖啡鲜果 , 如今更换上新设备 , 不但大幅减少了用水量 , 而且每小时能加工4吨 , 产量翻了一番 , 还节约了资源 , 实现了咖啡从鲜果到干豆加工生产的“加速度” 。
“以前需要用水把咖啡果冲进主机加工 , 咖啡皮也是用水冲的 。 现在都是用输送带输进机器进行脱皮加工 , 微水脱胶更节水环保 , 咖啡皮直接输出到车里 , 拉到地里做肥料 , 达到了国家环保要求 。 ”朱智平介绍 。
得益于县、乡两级政府从项目、政策方面的扶持 , 普义乡的咖啡产业从以前小、散、乱的咖啡加工作坊走到了如今的咖啡鲜果初加工厂和绿色咖啡鲜果集中处理示范中心 , 极大地改善了咖啡生产加工环境 。
此外 , 通过乡政府的主导 , 各村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 , 以“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 , 实现了三方互利共赢、良性互动、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 , 提升了咖啡的综合效益 ,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 打牢产业发展根基 。
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
文章图片
村民正在翻晒咖啡 。 李清摄
“老百姓的积极性更高了 , 鲜果比原来更大更壮更饱满 , 产量也更高了 , 同时 , 口感、口味也好了很多 。 ”普胜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华明细数着得到种植、管理、加工相关培训后带来的新变化 。
2022年 , 宁洱县获评云南省“一县一业”咖啡特色县 , 咖啡产业已成为发展地方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柱产业 。 今年以来 , 普义乡累计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助推咖啡产业发展 , 其中包括打造10个绿色咖啡鲜果集中处理示范中心 , 实施中低产咖啡园改造14200亩 , 建设咖啡标准化种植示范园1000亩 。 咖啡采收半个月以来 , 全乡32个咖啡初加工厂已陆续开始生产 , 共加工咖啡鲜果400吨左右 。
云南宁洱:咖啡鲜果集中处理 致富环保两不误】下一步 , 普义乡将以“把边江咖啡谷”建设为依托 , 继续深化村集体领办合作社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 , 做强做优咖啡产业 , 推进咖啡品种改良和基地化建设 , 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深挖咖啡产业文化旅游价值 , 开发咖啡休闲、观光、品饮沿江经济圈 , 将普义乡打造成咖啡产业链长、经营主体多元、三产融合度深、品牌效应突出、辐射带动有力、群众生活富裕的咖啡产业乡 。 (高夏龙杰、李清、蔡明洁、罗翌峰宁洱县融媒体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