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今天(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 , 主题为“营造良好环境 , 共助心理健康” 。 截至2021年底 , 我国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有660万 , 在册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92% 。
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 遗传、生活压力大等因素 , 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病风险 。
世界精神卫生日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我们很多的精神心理问题 , 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 , 这些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 主要原因就是社会的变化 , 生活压力的增加 。 抑郁症(发病率)现在大约是6% , 焦虑症(发病率)大约是6.5% 。 但是重性精神病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 大约是1% 。
当前 , 基层医疗机构对抑郁症的诊断、治疗、康复 , 还存在不足 , 同时一些患者对精神疾病抱有病耻感 , 不愿意主动就医 , 耽误了治疗 。
世界精神卫生日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文章图片
世界精神卫生日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模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如果明显的影响生活和学习 , 比如说我上不了班了 , 或者我不能坚持学习了 , 感觉到精神心理问题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痛苦 。 那么这种情况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看 , 应该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是可以治好的 。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模式
近年来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 各地建立家庭、学校、医疗机构、社区联动的综合干预模式 , 提高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 。
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九所高校举办“心理健康校园行”活动 , 倡导身心同健康的理念 , 呼吁社会各界以个人和家庭为基本单元 , 形成“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
成都市温江区健全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预防、筛查和干预机制 , 为全区45所中小学校 , 8万多名学生开通了心理援助热线 。 目前全区中小学已实现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室配备全覆盖 。 在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 , 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专家正在给九年级学生上一堂心理公开课 。
世界精神卫生日 建立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文章图片
成都市温江区光华实验中学学生黄龙皓月:在这节课当中 , 我学习到很多 。 比如说如何去缓解我的压力 , 包括在与父母沟通中 , 如果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的话 , 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解决 。
近年来 ,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 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 , 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 。 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 , 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 , 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 , 各地市要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 ,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流程编辑:TF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 , 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