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患者在手术麻醉昏昏欲睡的时候,会担心醒不来吗?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一位年轻人因为阑尾炎需要手术 , 麻醉医师边推麻醉药边安抚他说:“别紧张 , 等会儿睡一觉就可以 , 醒来手术就做好了 , 现在什么都不用想 。 ”
当患者在手术麻醉昏昏欲睡的时候,会担心醒不来吗?
文章图片
年轻人却睁大惊恐的眼睛 , 虚弱中带着期望 , 反问道:“我睡着了 , 还能醒来吗?”
睡着了还能醒来吗?这个问题一般人压根儿不用考虑 , 可为什么做麻醉的时候反而担心呢?
长久以来 , 麻醉医生的形象对大部分人来说带有几分神秘色彩 , 人们普遍对麻醉的认识停留在打一针就不痛、打一针就睡着的传言上 。 而一旦身处手术室陌生环境中 , 在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万分时 , 麻醉总会进一步增加患者术前焦虑和恐惧情绪 , 一方面担心麻醉效果不好加重自己的痛苦 , 另一方面则担忧自己麻醉后不能醒来 , 不敢承受麻醉风险和意外发生 。
是什么在控制我们的睡眠系统呢?
这个系统就在我们大脑第三脑室顶部 , 有一个形似松果形状的核团 , 名为“松果体” , 它可以感知昼夜变化 , 当黑夜降临 , 系统会召唤松果体分泌褪黑素 , 帮助我们睡眠 , 而随着白昼来临 , 血浆中褪黑素的含量逐渐降低 , 我们就能够从睡眠中醒来 , 这就形成或者影响机体的“生物节律” , 控制我们不会一觉不醒 , 也不会一夜无眠 。
麻醉医生就像是在操控人体大脑里的“松果体” , 让患者在手术中能美美的“睡一觉”而不会感知外界的变化 , 同时又能保证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能及时醒来 , 让人们担心的麻醉一觉不醒永远只是讹传 。
当患者在手术麻醉昏昏欲睡的时候,会担心醒不来吗?
文章图片
那么麻醉医生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 , 人们印象中的“一觉不醒”多指全身麻醉方法 , 它是全身麻醉药通过静脉注射或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内 , 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 , 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抑制 , 表现为神志消失、全身痛觉消失、记忆短暂消失、神经反射抑制和骨骼肌松弛 。 这个过程像睡觉一样 ,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手术 , 所以人们总会把麻醉和睡觉联系在一起 。
要想麻醉后永远不醒来 , 除了患者疾病自身因素外 , 那就需要麻醉医师不停地用麻醉药品维持麻醉状态 。 这是怎么回事呢?
麻醉药同所有的药物一样 , 进入人体后通过分解代谢 , 最终都会被机体清除到体外环境 。 麻醉医生就像是生命的守护神 , 熟知各种麻醉药物的作用特点 , 灵活掌握药物的使用情况 , 精细搭配各种药物配伍和技术操作 , 维持患者最佳的内环境 , 以保证患者更加安全有效的度过麻醉期 , 及时醒来就是对患者最好的照顾 。
随着科技医疗的进步 , 过去的麻醉医生需要依靠经验积累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使用 , 变得更加智能、更加稳定和更加精确 , 不同的麻醉医师应用相同的麻醉药物产生不同的麻醉效果 , 以及同一个医师的麻醉效果不稳定的、麻醉反应差异化较大的历史阶段已经基本结束 。
当患者在手术麻醉昏昏欲睡的时候,会担心醒不来吗?
文章图片
现在的麻醉医师只需要熟练运用这些麻醉设备和计算机系统 , 便可以提供更可控、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输注方法 , 比如药物的靶控输注 , 这是典型的从经验用药转变到利用计算机对药物在体内过程、效应过程进行模拟 , 寻找最合理的用药方案 , 继而控制药物注射泵 , 实现药物浓度或效应部位浓度稳定于预期值 。 它的优点在于靶控输注能够很快达到设定的靶浓度并维持稳定 , 麻醉深度可控性好 , 能够预测病人的苏醒和恢复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