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来源:化州工会)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文章图片
为深入推进健康日照建设 , 加强生命安全教育 , 不断推进群众性应急救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 现开展“关爱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活动 , 以引导社会公众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科普】掌握应急救护技能关系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 群众性应急救护能力建设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文章图片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丨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科普
文章图片
1
什么是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简称CPR)是为恢复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呼吸和脑功能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 , 包括心肺复苏的操作、仪器(除颤器、呼吸机等)的使用及药物应用等 。
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 , 常温下 , 心跳停止3~4秒 , 患者会感到头晕眼花、恶心;心跳停止10~20秒 , 患者会突然丧失意识 , 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痉挛性抽搐 , 双侧眼球上吊、固定 , 面色、口唇青紫;心跳停止30~60秒 , 患者停止呼吸或出现喘息样呼吸 , 可伴有大小便失禁;心跳停止4~6分钟 , 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 , 即使救活了也难免留下后遗症;心跳停止10分钟后 , 则会发生脑死亡且不可能救活 。
敲黑板!!!
实践证明 , 心肺复苏必须要抢在4~6分钟之内进行 。 抢救开始得越早 , 复苏成功率越高 , 后遗症就越少 。 每延误1分钟 , 抢救成功率就会下降10% 。
2
什么是AED?
AED(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即是自动体外除颤仪 , 被称为“急救神器” 。 重量轻 , 便于携带 , 易于操作 , 使用安全 , 普通人稍加学习即能使用 , 是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急救设备 。 AED不仅是急救设备 , 更是一种新的急救理念 , 在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操作的基础上大力推广AED , 能够大幅度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
要想知道AED的工作原理 , 先要了解什么是室颤 。
80%以上的心脏骤停在数分钟内的心电图表现是室颤 。 在心脏骤停的初始阶段 , 心室肌快速而微弱地收缩或不协调地快速乱颤即室颤 。 室颤会使心脏丧失排血功能 , 心音、脉搏和血压全部消失 , 心、脑等器官和周围组织的血流灌注完全中断 , 室颤是导致猝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 对待室颤最有效的抢救方法就是电击除颤 。 及时使用AED可以消除室颤 , 让窦房结重新开始工作 , 使得患者心跳恢复 。
敲黑板!!!
除颤越早 , 抢救成功率越高 。 如果能在1分钟内完成除颤 , 抢救的成功率可达到90% , 每延误1分钟 , 成功率就会下降10% 。 由此可见 , 能及时完成除颤是救命的关键 。
急救常识
被宠物咬伤怎么办?
被蜂蝎蜇伤怎么办?
鼻子出血怎么办?
怎样救护颅内患者?
如何处置烫伤?
发生踩踏事故怎么办?
公民如何预防艾滋病?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