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 浓浓关爱守牢不返贫底线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海原: 浓浓关爱守牢不返贫底线
文章图片
杨万有在查看自己家的肉牛 。
“师傅 , 我的农用车坏了 , 你今天有空修吗?”杨万有联系修理师傅 。 一大早车就坏了 , 地里的饲草拉不回来 , 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心情 。 杨万有乐呵呵地对采访人员说:“我现在心里有希望 , 生活特别有奔头 。 ”
杨万有是海原县九彩乡元套村人 , 四口之家的他靠种田、养牛和外出务工生活 ,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 。 但2019年这相对稳定的生活被打破 , 当年底 , 时常感到浑身乏力的杨万有被查出患上尿毒症 , 此后便开启了四处奔波的求医之路 。 不仅背上高额医疗费负担 , 而且因病丧失劳动能力 , 失去经济收入 , 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
就在这个家庭迷茫之际 , 村上、乡上和县上相关部门伸出了援手 。
“杨万有前期医疗费花了79128元 , 我们基本医疗统筹为他报销了69660元 , 乡上又为他解决1.8万元医药费 。 ”元套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学明介绍 , 经过综合评估 , 2021年4月 , 杨万有被纳入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户 。 村上将他及其两个未成年的孩子纳入低保 , 每月可领1260元 。 为他妻子马彦梅提供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 , 年工资9600元 , 使这个家庭的基本生活有了最低保障 。
杨万有病倒后 , 马彦梅独自承担起干农活、上班挣钱、照顾孩子和照料杨万有的家庭重任 。 为增加收入 , 坚强的她不愿放弃多年种植养殖习惯 , 于是县农业农村局将其纳入高端肉牛养殖示范户项目 , 给予补贴扶持和技术指导 , 助其建起牛舍、饲料棚、青贮池和购置饲草加工机械 , 养牛数量从1头增加到8头、养羊16只 。
为了帮杨万有家搞好养殖 , 村上给他援助了1600元饲草料 , 并请专业人员进行养殖技术培训 , 还帮他对接了牛存栏500头的本村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站 , 从技术和销路上保证他家把牛养好增加收入 。 “同时还给予他基础母牛补贴、见犊补母补贴、粮食种植补贴、生态建设补偿、医保补贴等多项关怀政策 。 种植时为他发放地膜 , 庄稼收割时村上组织机械免费帮他收割 。 ”元套村党支部书记杨志旭说 。
海原: 浓浓关爱守牢不返贫底线】张学明介绍 , 经测算 , 杨万有家从去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 , 年度家庭纯收入42787元 , 年人均纯收入过万 , 达到10696.97元 。 纳入监测户前 , 他家的年人均纯收入为7115.25元 。 “通过多向发力 , 杨万有家不仅守住了不返贫的底线 , 而且在不断增收 。 ”
“要不是这么多暖心的政策帮扶 , 我们家的日子真的很难过下去 。 ”杨万有说 , 除了各项政策的落实 , 冬季还为他发放平价煤 , 节假日也时常来慰问 , 统战部还为他带来了普洱茶 。 这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杨万有夫妇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
今年以来 , 海原县对易返贫致贫风险人口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 对因病、因灾、因疫、因突发事件等因素导致收入骤减、支出骤增的农户及时纳入预警范围 , 落实帮扶措施 , 做到动态监测、动态帮扶 。 市、县、乡三级选派6983名干部结对帮扶 , 对该县25839户脱贫户和2535人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全覆盖 。 综合应用医疗、教育、产业、就业等各类帮扶政策 , “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帮扶 , 助力帮扶对象稳定增收 , 一步一个脚印迈向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