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技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将农技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
——湘北试验站服务我市育秧大棚果蔬产业侧记
将农技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
文章图片
农技专家在汨罗育秧大棚内进行高档红椒技术指导 。
“在湘北试验站技术团队的帮助下 , 我们合作社开展的育秧棚+红椒模式 , 不仅解决了高效利用育秧大棚的问题 , 还解决了冬闲劳动力闲置问题 , 让农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收入 , 安心就业 。 ”日前 , 汨罗市广友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曾岳华高兴地说 。
将农技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湘北试验站技术团队对育秧大棚高档红椒种植持续开展田间技术指导 , 目前辣椒丰收在望 。 2021年开始 , 湘北试验站与汨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提出集中育秧+高档红椒的栽培模式 , 在汨罗市11个乡镇18个大棚共15.9万平方米的钢架集中育秧大棚中利用此项技术种上了高档红椒 , 每亩产量可达万斤 , 预计可带动每户增收3万元左右 。
据了解 ,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提高粮食作物的抗风险能力 , 近几年来 , 我市集中新建一批育秧钢架大棚 。 据统计 , 全市已建成育秧大棚54个 , 总面积达41.8万平方米 , 有效地解决了早稻烂秧问题 。 随之而来农民朋友提出了一些新诉求 , 这些大棚普遍较新 , 设施条件好 , 配套完善 , 但由于早稻育秧仅需2个月时间 , 闲置期长达10个月 , 利用率很低 , 如何提高育秧大棚的综合利用效率 , 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带着这个问题 , 湖南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湘北试验站、岳阳农科院的专家们经过考察、调研 , 提出了“育秧+果蔬”的育秧大棚高效利用产业发展模式 。 在育秧大棚闲置期推广湘北试验站和湖南新泰和绿色农业有限公司研发的“红辣椒秋延挂树保鲜和再生栽培技术” , 该技术集成了优良品种、设施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剪枝再生栽培等技术 , 做到了一季栽培二季收获 , 可根据市场行情调节上市时期 , 契合春节前后和春夏之交红椒短缺时期 , 亩产可达7000公斤 , 产量高、效益好 , 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 经过两年的实践 , 该技术已在汨罗市、平江县、屈原管理区等地取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今后 , 湘北试验站将进一步探索更多“育秧+果蔬”模式 , 推动育秧大棚闲置期的高效利用 , 进一步推进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 为岳阳市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献策出力 , 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 将成果送进农户家” 。 (赵俊琪古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