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国人睡眠健康趋势 舒福德智能床用科技赋能“新睡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 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 特别是健康睡眠概念日益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 近日 , 由舒福德智能床与腾讯新闻联合出品 , 中国睡眠研究会学术支持 , 京东健康&京东居家数据支持的《“数”眠新时代:2022中国睡眠健康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 , 旨在呈现国人睡眠现状、睡眠认知、睡眠需求 , 不同细分人群的画像特征 , 以及数字化时代助眠产品未来发展趋势 , 为促进国人“睡个好觉”提供参考 。
洞察国人睡眠健康趋势 舒福德智能床用科技赋能“新睡眠”
文章图片
作为麒盛科技旗下专注于智能床交互体验与睡眠数据健康服务的品牌 , 舒福德智能床长期聚焦消费者对于睡眠场景的多样化与差异化需求 , 不断升级迭代助眠功能 , 以睡眠环境与睡眠健康为切入点 , 将传感技术、AI智能与大数据算法有机结合 , 以“一键入眠”为核心 , 针对国人睡眠健康的急切问题 , 提供科学睡眠解决方案 。
“睡不好”“睡不够”困扰国民睡眠质量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个重要方面 。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倡导性目标:从2022年到2030年 , 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要保持在7到8小时 。 这被视为睡眠“新国标” 。
《报告》显示 , 国民平均睡眠时间约为6.3小时 , 其中59%的人实际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 , 未达到“新国标” 。 分人群来看 , 与“年纪越大觉越少”的传统认知不同 , 40-55岁人群睡眠时间最少且质量最差 。 在睡眠时长方面 , 一线与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人群睡得更少 , 睡眠时长不足7小时人群的平均占比普遍高于三线、四线城市 。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时长?世界睡眠学会秘书长、亚洲睡眠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中心主任韩芳认为 , 生活节奏加快、取消午休、夜生活丰富、咖啡因及酒精摄取 , 压力增大等因素挤压了现代人的睡眠时间 , 从而影响睡眠质量 。
提高入睡速度 , 快速入眠成为大多数人的诉求 。 《报告》显示 , “秒睡无压力”人群仅占13% , 26-35岁人群入睡花费时间最长 , 平均需要花费1.5小时以上才能入睡 , 61岁以上入睡花费时间最短 , 约1.1小时 。 在性别方面 , 女性受生理因素与压力等多方影响 , 更容易辗转反侧 , 30分钟及以上才能入睡占比达到30% , 明显高于男性(24%) 。
从睡眠满意度看 , 认为自己睡眠非常好的人群占比不足10% , 有44%的人对自己过去1个月睡眠状况不满意 。 另外 , 被访者中有45%的人感觉“睡不好” , 睡眠浅/易惊醒成为他们需要面对的首要困扰 。 韩芳分析 , “浅眠易醒”主要是受压力、作息生物钟以及环境因素影响 。 在她看来 , 睡得快、睡得深、醒来状态好、时长满足身体精神恢复 , 作息规律 , 才是健康睡眠的标准 。
大众对于睡眠健康的主要误区表现来自睡前行为和睡眠问题处置两方面 。 针对睡前行为角度看 , 有71%的人会在睡前1-2小时使用手机追剧、看综艺、看直播、打游戏 , 选择有利于睡眠的养生、冥想等活动的人群仅占21% 。 此外 , 大众对睡眠问题 , 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并没有足够重视 , 针对睡眠问题选择求医问诊的人群仅有8% 。 专家指出这种心态并不利于以科学方式缓解长期、严重的睡眠问题 , 易导致贻误病情、恶化问题等重大风险 。
七类细分人群画像:睡眠健康问题存共性
《报告》显示 , 当前有近6成的国民受到不同层次的睡眠问题困扰 , 睡眠问题已经广泛影响到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人群 , 真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全民问题 。 从整体人群调研看 , 睡眠浅易醒和睡眠时间不达标是当下国民普遍存在的睡眠困扰 , 占比达到45%和41% 。 根据睡眠健康七类细分人群画像分析 , 有压力人士占比均超过40% 。 从睡前行为来看 , 手机娱乐是影响他们睡眠的最主要因素 , 平均占比接近4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