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 三进方舱的“大管家”

央广网广州11月18日消息(采访人员王雪薇通讯员周颖怡、黄怡辛)当前 , 广州新一轮本土疫情依然严峻复杂 。 据广州市卫生健康委17日通报 , 已有17所省市属三级医院为方舱医院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在琶洲方舱医院 ,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围产医学及门诊片区护士长郑文承担着沟通协调的工作 , 这也是她第三次参与支援方舱了 。
“我最大的责任 , 就是保障所有队员的健康和安全 , 让他们可以全力投入救治 ,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
同心战疫 | 三进方舱的“大管家”
文章图片
郑文(中)与队员讨论护理方案(央广网发郑文供图)
快速建立管理流程
11月5日 , 郑文随省二医首批支援医疗队进入琶洲方舱 。 截至目前 , 该医疗队共接管1115张床位 , 已有135名患者出院 。
“短短3天 , 就理顺了接管的A3号舱的各种流程 , 每天忙到凌晨2点后 。 ”在郑文的手机微信里 , 有十几个沟通群 , 从医疗救治、护理服务、标本转运 , 到日常餐饮、设备维修、卫生清洁 , “一旦发现问题 , 就马上想办法解决 。 ”
在军人家庭长大的郑文 , 有着30年护理工作经验 , 长期担任护士长 。 在她看来 , 很多问题本质上都是管理问题 。 “每次接到支援方舱的任务 , 我肯定是跟团队第一批进舱的 。 只要迅速建立规则 , 接下来的救治工作就会顺利很多 。 ”
以她所在的A3号舱为例 , 在得知因为方舱24小时不关灯而影响部分患者休息时 , 就提出了定时关灯 。 “后来其他舱也纷纷效仿 , 其实很多问题不难解决 , 就看你有没有用心对待 。 ”
此外 , 她还带领团队 , 动员方舱内经评估身体条件合适的无症感染者或轻症患者 , 积极参与志愿者工作 , 负责引导患者填表、发放餐食、病房整理等工作 , 形成群防群控、有序管理的局面 。
同心战疫 | 三进方舱的“大管家”
文章图片
郑文(左)与队员沟通护理工作(央广网发郑文供图)
肩挑重任三进方舱
据了解 , 这次已经是郑文第三次参与支援方舱了 。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 , 她曾赴武汉、海南深度参与方舱护理管理工作 , 积累了丰富的防疫经验 。
“三次支援方舱 , 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 。 ”她坦言 , 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 , 她作为省二医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员援鄂 , 抵达武汉的时候 , 内心充满忐忑 。
“我自己是武汉人 , 看到往日繁华的家乡按下‘暂停键’ , 心里不是滋味 。 面对未知的病毒 , 当时大家都不清楚 , 进入方舱要做什么、怎么做?”
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出色的管理能力 , 郑文从“心里没有底” , 到“摸着石头过河” , 很快就探索出一套方舱护理管理思路 。
2022年8月 , 她跟随广东援琼医疗队奔赴海南 , 这是她第二次支援方舱 。 “海南陵水的方舱设在酒店里 , 不像之前的方舱 , 一眼望去就能观察到几十名患者的情况 , 当时患者都住在房间里 , 怎么保证实时观察护理呢?”
面对考验 , 郑文带领团队尽快熟悉地形 , 仅用了2个小时 , 根据酒店环境划分出污染区、医护工作区、物资放置区等区域 , 很快就开始收治患者 。
有了两次入舱的经验 , 她在接到支援琶洲方舱任务时 , 心里多了一份从容 。 “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 , 这次病毒传播速度很快 , 方舱收治患者数量多 , 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 。 ”
郑文坦言 , 在方舱工作期间 , 习惯了随时待命 。 “有时候凌晨4点还会接到求助电话 。 随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这是我的工作 , 也是我不可推卸的责任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