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主”助力,昔日旱地变良田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
“群主”助力,昔日旱地变良田
文章图片
“今年降水可不少 , 咋人家村子都能丰收 , 就咱们粮食这么少呢?”信都区太子井乡西太子井村村民孙守良种了半辈子的地 , 可这里不论旱涝 , 收成总是不如其他村子 。 近两年信都区西部降水充沛 , 理应收成可观 , 可收的粮食每亩也只有四五百斤 。
去年9月 , 该村党支部书记、“群主”吕连平在“百姓议事厅”群里看到了村民们的留言 , 决定请农业专家们一起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 经过调查发现 , 该村位于信都区西部 , 属丘陵地貌 , 土地瘠薄、十年九旱 。 邢台市地形西高东低 , 即便是降水量充沛的年份 , 别的地方水量正好 , 这里因地形特点存不住水 , 就是旱年 。 没有了水 , 粮食自然无法高产 , 只要能将水的事情解决 , 剩下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
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 , 吕连平马上向副乡长郭子鹏汇报了该村的情况 , 并研究解决办法 。 他了解到现在乡里有节水灌溉管网建设计划 , 于是第一时间向乡里打申请 , 在信都区农业农村局的积极帮助下 , 该村顺利争取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名额 。
“群主”助力,昔日旱地变良田】过去一年 , 西太子井村已经建成150亩高标准农田 , 并且将50亩抛荒地一并改造 , 亩产从原来的四五百斤涨到了一千四五百斤 。 今年 , 该村正在继续打造高标准农田 , 计划改造400亩旱地和全村剩余的抛荒地 , 让村民们能种好地、助增收 , 让“望天收”在该村成为历史……
去年一期项目改造完成的水浇地 , 把孙守良羡慕坏了 , 今年他家的地被纳入二期项目的改造范围 , 管道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 这几天他除了晒玉米就是在田间地头转悠 , 盼着早日拥有一块自己的水浇地 。
“用水浇地这事儿以前想都不敢想 , 现在马上就能实现了 , 到时候不光能种小麦玉米 , 我也要种点青菜试试 , 我孙守良以后便真的能‘守粮’过舒坦日子了!”孙守良憧憬着说 。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人员刘东甲张培实习生杨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