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的止泻第一方,还一个神奇疗效

【医圣的止泻第一方,还一个神奇疗效】医圣的止泻第一方,还一个神奇疗效

文章图片

医圣的止泻第一方,还一个神奇疗效
小编导读
月经是女性每个月都会接触的“朋友” , 而有些女性的这个“朋友”来了就不愿意走了 。 这个朋友来也烦 , 不来更烦 。 黄煌教授妙用医圣张仲景的一张治泻名方 , 竟然治好了持续一年多的崩漏 , 其中的奥秘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吧!
1.《伤寒论》第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 , 自下利者 , 与黄芩汤;若呕者 ,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
注:成无己:太阳阳明合病 , 自下利为在表 , 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 , 自下利为在里 , 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 , 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 , 非汗下所宜 , 故与黄芩汤以和解半表半里之邪 。 呕者 , 胃气逆也 , 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 。
柯韵伯:两阳合病 , 阳盛阴虚 , 阳气下陷入阴中 , 故自下利 。 太阳与阳明合病 , 是初入阳明之里 , 与葛根汤辛发散 , 以从阳也 , 又下者之法:太阳与少阳合病 , 是邪已入少阳之里 , 与黄芩汤酸苦涌泄 , 以为阴也 , 又通因通用之法 。
按:利为“痢” , 应有里急后重 , 口苦表现;汪昂称之为万世治痢之主方 。

2.《伤寒论》第333条:伤寒脉迟六七日 , 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 。 脉迟为寒 , 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 , 腹中应冷 , 当不能食 , 今反能食 , 此名除中 。 必死 。
按:指出黄芩汤的使用禁忌 , 从“脉迟”服汤后腹中冷者 , 故脾胃虚寒禁用 。


黄煌医案
患者 , 女 , 45岁 。 2017年 5月23日因“崩漏1年余”就诊 。 末次月经2017年4月16日 , 至今漏下1月余 , 量多 , 需用尿不湿 。 行走心慌气短 。 现大便时干时稀 , 肛门口发痒有灼热感 , 口干 。 荨麻疹 , 乳腺纤维瘤手术史 , 生育1子 , 流产1次 。 脐温37.7℃ 。 其人体瘦面黄 , 贫血貌 , 两颧有色斑 , 舌淡 , 脉滑 。 2017年1月13日妇科彩超示子宫肌瘤多发 , 最大约52mm*34mm 。 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断:崩漏 , 湿热内蕴 。 治以清热止血 , 和中理虚 。
处方:黄芩15g , 白芍15g , 炙甘草10g , 红枣30g 。 7剂 , 每日1剂 , 以水700mL煮取300mL , 分两次温服 , 早晚各1次 。

二诊(2017年5月29日):诉药后肛门热感减轻 , 现咽痛 , 肚脐潮湿 , 脐温36.8℃ , 晨起舌尖痛 , 平素受凉易腹泻 , 手部发湿疹 , 心慌心悸 , 舌淡 , 脉细数 。 原方15剂 , 煎服法同上 。
三诊(2017年6月3日):因患者治病心切 , 药里未服尽 , 妇科彩超结果出来后来复诊 , 现月经尚未至 , 脐温37.1℃ 。 2017年6月1日妇科彩超示肌瘤最大约46mm*33mm 。 原方20剂 , 改为5/2服法(吃5天停2天) 。
四诊(2017年6月26日):诉2017年6月23日月经来潮 , 量大 , 色鲜红 , 少许小血块 , 舌淡 , 脉细数 。 原方7剂 , 5/2服法 。
五诊(2017年7月3日):诉上月月经8天净 , 肛周毛囊炎发 , 腰酸背痛 , 少许白带 , 纳可 , 大便不成形 , 舌淡红苔薄腻 , 脉数 , 脐温36.6℃ 。 原方15剂 , 隔日服 。
六诊(2017年7月25日):诉肛门口毛囊炎已除 , 肚脐潮湿 , 白带增多 , 小便较急 , 脐温37.2℃ , 舌红 , 边有涎沫 , 脉数 , 左下腹轻压痛 。 原方25剂 , 隔日服 。
2017年9月26日回访:黄芩汤间断服用中 。 服药后 , 月经基本按期来潮 , 约7天净 , 经量减少 , 肛周毛囊炎未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