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 病床前 生死间洞察人性幽微

IT时报见习采访人员■毛宇
“急诊科是人性暴露最彻底的地方 。 ”这句台词出自正在热播的医疗剧《谢谢你医生》 。 医院中的急诊重症监护室(以下简称“EICU”)全年无休 , 7×24随时待命收治危重急症病人 。 医生如何与时间赛跑 , 与死神过招?生与死的抉择 , 常常就在一瞬间 。
急诊科 病床前 生死间洞察人性幽微
文章图片
病例真实救治专业
医疗剧最看重的便是医疗专业性 , 不仅要保证有一定的戏剧冲突 , 更要保证每一个案例的合理性及专业度 。 《谢谢你医生》剧情囊括了70多个病例 , 已播出的剧集展现的诊治过程都较为扎实 , 经得住专业推敲 。
拍摄之前 , 主创团队便下了不少功夫 , 导演和编剧反复推敲剧情 , 主演团队也专门去往医院调研 , 观察并学习真实情况下急诊科医生们的日常工作 。
剧集的专业顾问团包含了全国多家医院的十几名职业医生 , 其中以急诊科医生为主 。 剧中呈现的每个病例 , 都至少经过了2-3组医生的反复论证和把控 。 剧方又融入了大量真实素材 , 很多案例最后也并没有出现观众所期望的“医学奇迹” 。
剧中病例也频频登上热搜 , “女孩持续高烧就医查出亲吻病毒”的病例 , 就科普了人类疱疹病毒 , 多由亲吻引起 , 也被称为“亲吻病毒” , 若要防止小孩感染 , 就不要随意亲吻孩子 , 尤其不要嘴对嘴亲吻 。 此外 , 主动脉窦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肾性脑病、慢性硬膜下血肿、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等不常见的医疗疾病在剧中都有案例去一一体现 。
不为人知的急诊科医生的工作日常都在剧集中一一呈现出来 。 忙碌、急迫、争分夺秒是医生们的日常 , 顾不上喝水、来不及去厕所也是他们常态 。 车水马龙的都市里 , 急诊科匆忙的身影永远不属于那些喧嚣 , 抢救室里常亮的无影灯是为患者点亮生命的灯塔 。
急诊科 病床前 生死间洞察人性幽微
文章图片
病床前裸露的人性
夜幕下的急诊科 , 有人在忙着生存 , 而也总有人轻视生命 。 观众们也跟随着桐山医院急诊科医生们的视角 , 去看待人生百态 , 感受世间无常 。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高龄老人因为肺炎被送来桐山医院 , 病床前 , 多年悉心照料他的大儿子和嫌脏怕累不愿意照顾他的二儿子、小女儿形成鲜明对比 。 老人在大儿子面前总是“幼稚无知” , 但在遭尽二儿子和小女儿的嫌弃谩骂之后 , 也逐渐学会了分清“好赖” 。
80岁的张贵荣被诊断为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干梗死 , 弥留之际仅有自己的前同事小莲陪在身边 。 而他的孙子张大海 , 此刻还在为前一晚赌球输掉的钱而愤恨不已 。 在医生的不断催促下 , 张大海大闹医院和病房 , 索要老人所剩无几的退休金 , 将人性的丑恶暴露得淋漓尽致 。 医生拼尽全力的40分钟救治没能救下张贵荣 。 出于亲情 , 被孙子伤透心的张贵荣临终前还是将退休金留给张大海 , 但最终 , 张大海并没有幡然悔悟 , 而是假惺惺“掩面痛哭”大喊着爷爷奔向了急救室……
下半身瘫痪又被查出胰腺癌晚期的蒋先云一心求死 , 两位主治医生面临着尊重患者意愿还是坚持救治的两难抉择 , “作为医生 , 我面对的不仅仅是伤病 , 更是伤病背后的人 。 ”这样的情况也让观众犯了难 。 这或许就是我们身边一个个真实生活的写照 。
急诊科 病床前 生死间洞察人性幽微】演技全员在线
《谢谢你医生》的故事中 , 有守住血脉的单亲妈妈、相依为命的尿毒症女儿和养父、悉心照顾阿尔茨海默病父亲多年的儿子……一个个鲜活有血肉的角色 , 一次次牵动了电视机前观众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