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速食“突围”还需练好基本功

本文转自:中国食品报
疫情期间 , 居家也可尝遍五湖四海 , “一人食”也可以美味丰盛 , 学生在宿舍不开火也能享用美食……在疫情常态化和“宅经济”的双重背景下 , 口味多样、烹饪简便的新速食产品激发出更多的新消费场景 。 新速食产品在新兴食品技术的加持下 , 正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消费 , 改变着速食行业的市场格局 。
新速食“突围”还需练好基本功
文章图片
足不出户吃遍天下特色美食
刚大学毕业的小李独自在北京生活 , 她在出租房内必备的是自热火锅、螺蛳粉以及拉面 。 “自己做饭不好吃且十分麻烦 , 下馆子太贵 , 也不能一直点外卖 , 所以我会常备一些速食产品 , 就算居家办公也不怕 。 一般十几分钟就做好了 , 还可以加蔬菜和鸡蛋 , 营养健康 , 口感也不错 。 ”小李说 , 虽然价格比方便面贵一些 , 但她都是在直播间下单 , 每顿饭算起来不超过15元 , 十分划算 。
像小李一样的速食爱好者还有很多 。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指出 , 预计国内方便速食市场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 。 业内人士指出 , 方便速食快速发展的背后有多个因素 , 消费水平上升、方便速食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多样化、多个新锐品牌加入等都是推动因素 。 此外 , 疫情让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 , 同时也为速食行业带来了发展机会 。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 , 传统的速食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 因此螺蛳粉、拉面、意大利面、牛排等各式各样的即烹类食品 , 自热火锅、自热米饭、自热烧烤等即热类食品 , 即食燕窝、即食鸡胸肉、即食玉米等即食类食品不断问世 。 此外 , 一些极具地域性的美食开始“出圈” , 如广西螺蛳粉、江西米粉、江苏鸭血粉丝汤、武汉热干面等也都加入了新速食之列 , 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吃遍天南海北的特色美食 。
从品牌看 , 以空刻、自嗨锅、拉面说等为代表的新速食品牌快速崛起 。 以空刻为例 , 在天猫近日发布的“天猫双11官方战报”中 , 成立仅3年的空刻意面荣登天猫“双11”粮油速食行业店铺销售榜首 , 并且在整个食品大类目中位列第11 。 在京东平台 , 截至11月17日 , 其“营养健康速食品榜”排行榜前三名分别是自嗨锅的方便火锅、百山祖的番茄牛肉汤以及康师傅的香辣拌面;以“速食”为关键词搜索 , 销量前8的产品中 , 有6款是新速食产品 , 包括松鹤楼、空刻、圃美多、李子柒、海底捞等品牌的产品 。
多点发力抢风口
《2021方便速食行业洞察报告》预测 , 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一系列社会改变 , 将会共同推动方便速食行业良性发展 。 在这种大趋势下 , 品牌如何抓住风口 , 实现“突围”?业内人士从品类选择、场景打造、营销手段、趋势洞察等方面给出建议 。
近几年食品饮料行业亮眼的初创品牌 , 如元气森林、钟薛高、三顿半、空刻等 , 都是在气泡水、雪糕、咖啡、意大利面等“老品类”的基础上 , 进行了“新升级” , 同时十分注重产品包装以及用户体验 。 现代社会 , 消费者对产品的“颜值”要求越来越高 , 如果产品包装不能第一时间打动消费者 , 很可能遭遇“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 。
新速食品牌普遍主打年轻人群体 , 而这一群体往往热爱新鲜事物、变化快 , 所以品牌需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 消费者在哪 , 品牌就去到哪里 。 资料显示 , 女性是当前速食市场的主要消费人群 , 但男性客单价略高于女性 , 且消费额占比有所提升;85后、90后、Z世代消费额占比高于其他人群 , 构成速食产品的核心消费力量;对比其他代际 , Z世代的客单价还有上升空间 , 仍有消费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