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秸秆离田不再难 摇身变肉 “牛”起来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
秸秆浑身都是宝 , 就看能不能用好 。 过去在农业生产中 , 农田秸秆处理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 。 如今在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 , 普通秸秆变废为宝 , 秸秆变“肉”工程 , 既解决了传统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 , 又有效解决了牲畜的饲草问题 , 助力村民做大“牛文章” 。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秸秆离田不再难 摇身变肉 “牛”起来
文章图片
玻璃城子村陈长江是养牛大户 , 也是远近闻名的“牛人” , 几年来 , 靠着养牛实现了发家致富 。 在陈长江的牛舍中 , 40多头牛 , 各个膘肥体壮 , 毛色光亮 。 院内打包回来的秸秆堆积如山 , 叠放整齐 。 对养牛 , 他有着特殊的感情 , 在多年的实践中 , 陈长江尽可能地利用秸秆作为饲料 , 节省了养殖成本 。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秸秆离田不再难 摇身变肉 “牛”起来
文章图片
40多头牛 , 一个冬天就能消化掉几十吨玉米秸秆 。 眼下正值入冬时节 , 陈长江也早早就开始收购 , 给牛备足过冬饲草 。
“40多头牛 , 一年需要很多秸秆饲料 。 除了自己家3公顷玉米的秸秆外 , 还要就近购买10公顷约50吨秸秆才能满足一年所需 。 ”陈长江说 。 综合利用玉米秸秆资源 , 饲料化利用作物秸秆 , 不仅会减少精料的投喂量 , 降低养殖成本 , 提高牛肉品质 , 而且减少秸秆燃烧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 , 玉米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 , 是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
在当地 , 像陈长江这样的养牛户有很多 。 个体养殖户基本采取半牧半舍饲 , 也就是放牧和圈舍饲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 , 每年冬季都需要大量的玉米秸秆 , 这也让当地的玉米秸秆有了更好的去处 。 结合当地地理优势 , 镇里鼓励村民发展养殖业 , 让村民走上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秸秆离田不再难 摇身变肉 “牛”起来
文章图片
重兴村养牛大户田立国家新建了两栋牛舍 , 对秸秆饲料化有着特殊的认知 。 他说 , “近三年 , 饲料价格从1800元/吨升到3200元/吨 , 养殖成本逐年加大 。 玉米秸秆饲料化 , 可以实现废物再利用 , 每年能节省3万余元费用 。
通过利用秸秆促进畜牧业发展 。 秸秆资源有效利用 , 给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 污染变成了增收 , 实现了质的改变 。
公主岭市玻璃城子镇:秸秆离田不再难 摇身变肉 “牛”起来】镇畜牧兽医服务科科长毛喜军介绍 , 玻璃城子有畜牧养殖传统 。 近年来 , 牛羊养殖业长足发展 , 现在牛存栏10352头 , 羊存栏13000只 , 有100头牛以上规模养殖户15户 , 50头以上养殖户64户 , 散养户713户 。 畜牧科积极做好服务 , 全镇每年玉米秸秆消耗在2万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