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二 )


本研究在大样本社区青少年群体中采用纵向设计 , 并且控制了多种潜在混杂因素 , 包括药物使用(吸烟和饮酒)、失眠、自杀家族史、家庭环境因素和既往自杀行为 。 同时 , 本研究存在以下局限性:通过自我报告获取数据 , 难免存在报告偏倚;此处噩梦的定义是否具有临床诊断意义尚不清楚;调查对象只是山东省在校青少年 。 未来需要通过不同的青少年样本(例如其他地区、少数民族和患病群体等)和结构化的评估工具进行重复和验证 。
这项研究表明青少年的自杀风险随着噩梦频率和痛苦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 噩梦和自杀行为之间的联系至少部分是由抑郁症状介导的 , 为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警和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 未来需要更多神经生物学和心理行为研究 , 进一步探索青少年噩梦、抑郁症状和自杀行为之间的潜在机制 。
图表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文章图片
图1.假设中介模型 。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文章图片
表1.按基线自杀行为史分类的样本特征(%)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文章图片
图2.噩梦的频率和带来的痛苦所引起的后续自杀行为 。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文章图片
表2.频繁的噩梦和抑郁症状与后续的自杀行为的关系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
文章图片
表3.噩梦带来的痛苦(以NDQS第1四分位数为参考)和抑郁症状与随后自杀行为的关系
来源:SLEEP中文版第4卷第1期全文1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青少年中噩梦频率和噩梦带来的痛苦与自杀行为的纵向关联:抑郁症状的中介作用】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