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只要不看体检报告,我就没病”

快过年了 , 陪爸爸妈妈和女朋友出来吃饭 , 挑了一个弟弟一直想去的店 , 老北京羊蝎子火锅店 , 正好碰到个爸爸的熟人杨叔叔 , 生拉硬拽的让过来喝酒 , 杨叔叔一直拒绝说不喝 , 拉扯了大半天 , 说下午刚拿到体检报告 , 除了三高不说 , 还有好几个指标高 。 医生吩咐必须戒烟戒酒(顺便说一下 , 杨叔叔四十来岁了)过两天还得复查 。
有人说“只要不看体检报告,我就没病”
文章图片
一直以来 , 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终极命题 。 不少年轻人觉得生病或者死亡是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 。
但是 , 每当有新闻或者身边人工作中猝死 , 或重病逝世的消息传来 , 年轻人的心中便会多一分对个人健康状况的隐忧 , 以及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
不敢看体检报告的90后
对于许多上班族来说 , 很多单位给员工提供了免费体检福利 , 然而 , 很多人却因为不敢看体检报告 , 放弃了体检 。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为什么去体检 , 他说如果检查出来他可治不起 , 我们哈哈一笑而过 。
有人说“只要不看体检报告,我就没病”
文章图片
某我国一线城市的一项健康指数报告显示 , 2018年上海白领体检异常比率高达98.75% 。 换句话说 , 只有两个人健康 。
报告还显示 , 女性排名前三的异常分别为骨质疏松、幽门螺旋杆菌、慢性宫颈炎 。
而男性排名前三的异常情况则依次是血粘度升高、甲状腺异常、慢性咽炎 。
排名第一的血粘度升高 , 轻则容易引起头痛、健忘、脱发、失眠等症状 , 重则可能会加快动脉血管硬化、脑梗塞、心肌梗塞等重大疾病 。
年轻人除了要面对年岁的增长 , 还要面对体检报告上异常数据带来的压力 , 所以 , 不去体检是不想给自己添堵 , 只要不去医院 , 就可以假装自己没病 , 在佛系文化盛行的今天 , 年轻人在体检一事上也果断选择了逃避 。
90后不敢体检 , 但却买了保险
在大众的眼里 , 90后贴着“月光族”的标签 。 然而最新推出的《社会新人研究报告》却是这样描述90后的:
一线城市的90后储蓄意识日益增强 , 15%拥有10万以上存款 , 其中半数有5万以内存款 。 曾经被贴上“月光族”标签的90后不再是月光 。
作为社会新人 , 他们虽然已有了自己的存款 , 但并不多 。 存款不多意味着90后的抵御风险能力比较差 , 当遇上什么问题要花大钱时 , 可能拿不出这笔钱来 。
比如 , 要是生一场大病、进一次ICU , 可能辛苦的积蓄就这样没了 。 面对健康威胁和生活压力 , 这批青年主力军认为保险可以帮他们转移危机 , 以小博大 。
有人说“只要不看体检报告,我就没病”
文章图片
其中一位94年的受访者表示:我刚毕业不久的时候生了一场病 , 那当时花的钱虽然不多 , 但把我身上仅有的积蓄都花完了 。 我家里条件不算好 , 所以不想告诉家人 , 就找朋友借钱看病了 。 借钱的时候我才发现 , 原来保险真的需要买……
一场大病背后的治疗费用是高昂的 。 在大病面前如果没有保险 , 就算你再节俭也没用 。
90后第一份保险应该怎么买?
不少90后刚出来工作没几年 , 一下子买齐所有的保险不太现实 , 不过没关系 , 保险本身也是需要随着年龄增长和收入变化实时更新和调整的 。
年轻人必须要配置的险种 , 主要有「医疗险」「重疾险」和「储蓄险」
医疗险解决的是生病或者意外住院 , 报销医院内花的钱 。
重疾险是防止重大疾病的时候 , 医院外花的钱 , 比如药品费 , 因重疾导致不能上班的收入损失 , 康复费 , 所以重疾是给我们一大笔钱 , 比如50万 , 让我们能安心养好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