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官方明确标准( 三 )


6.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满 ,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 且无任何异常症状者 , 经社区核实 , 并收到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参见附表2) , 可解除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
(三)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要求
1.陪护人员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接触时 , 处理其污染物及污染物体表面时 , 应当做好自我防护 , 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手套 , 与其保持1米以上距离 。
事关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官方明确标准】2.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任何直接接触 , 或离开其居住空间后 , 准备食物、饭前便后、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
3.有基础疾病的人员和老年人不能作为儿童、孕产妇、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居家隔离人员的陪护人员 。
4.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一并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 。
(四)集中隔离后的人员转运
社区及时接收需居家隔离人员相关信息 , 如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健康状况(是否有基础疾病、精神疾病 , 服药情况 , 是否有需要陪护的儿童、老年人、无自理能力的病患 , 是否为孕产妇等)等进行登记 , 点对点闭环转运至居家隔离地点 。 应保障相应的转运车辆及人员 , 并做好相关培训工作 。 转运期间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
四、保障要求
(一)组织保障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所在社区指定专人承担社区医学观察管理、采样服务工作 , 明确职责 , 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 , 及时发现问题 , 及时解决问题 。
(二)生活物资保障 。 建立居家隔离期间需求清单 , 明确生活物资供应专门力量 , 优化终端配送 , 打通配送“最后一米” 。
(三)防护物资保障 。 社区应储备足够的防护物资(包括各级别的口罩、医用手套、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眼罩等)、消毒设施和药品等 。
(四)医疗服务保障 。 社区与药房、医疗机构等建立直通热线 , 做好服务衔接 , 满足居民用药、就医等需求 。 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 , 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告知书
事关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官方明确标准
文章图片
事关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官方明确标准
文章图片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通知单
事关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官方明确标准
文章图片
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
一、适用对象
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新冠肺炎感染者出院(舱)人员及其他经专业人员评估需进行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 。
二、场所要求
(一)选择在通风较好的房间居住 , 尽量保持相对独立 。
(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尽量使用单独卫生间 , 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卫生间 。
(三)房间内应当配备体温计、纸巾、医用防护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剂等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产品及带盖的垃圾桶 。
三、管理要求
(一)社区服务要求
1.登记造册 。 街道(镇)、社区(村)工作人员要加强摸排和信息登记 , 及时掌握返回属地居家健康监测的人员信息 , 及时与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取得联系 , 进行信息核实 , 通过下发居家健康监测告知书(参见附表) , 告知居家健康监测相关要求 , 并按照“一户一档”或“一人一档”要求 , 登记造册 , 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 。 掌握空巢独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居家健康监测特殊人员情况 , 建立台账 , 做好必要的生活保障和关爱服务 。 街道(镇)、社区(村)可通过告知书、一封信及微信等方式加强居家健康监测宣教和指导 , 提醒社区需居家健康监测人员应主动与社区取得联系 , 及时报备 , 督促其按要求做好居家健康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