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酸检测频次、风险区划定及解除,最新发文明确!( 四 )


2.相关区域内人群防护情况、人群聚集情况、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与其他人员接触的频繁程度 。
3.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工作、活动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场所的密闭性、通风情况 。
4.疫情发现后开始调查时间的间隔长短等 。
(四)出现以下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 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
1.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 经调查评估无集中隔离点之外传播风险 。
2.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 经调查评估无家庭外传播风险 。
3.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严格闭环管理期间发现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 经调查评估无闭环外人员传播风险 。
4.出院(舱)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 经调查评估无传播风险 。
5.核酸检测Ct值≥35 , 且经甄别为既往感染的入境人员 。
二、明确工作机制和职责分工
高风险区、低风险区的防控工作由地市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统一指挥 。 在高风险区所在社区设立社区防控办公室 , 一般下设综合协调组、健康监测组、医疗保障组、消毒组、转运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工作组 , 统筹街道(乡镇)、社区(村)、公安、卫生健康、疾控、发展改革、商务、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以及群团组织、下沉干部、志愿者等各方面力量开展工作 , 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和防控需要确定 。 各工作组的职责如下:
(一)综合协调组 。 主要负责协助社区防控办公室负责同志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 做好信息收集报告和发布、人员摸排协查、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 。
(二)健康监测组 。 主要负责居民健康监测和健康宣教等工作 。
(三)医疗保障组 。 主要负责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支持等工作 , 配合做好外出就医人员转运工作 。
(四)消毒组 。 主要负责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消毒和终末消毒等工作 。
(五)转运组 。 主要负责核酸检测阳性者、出现新冠肺炎相关症状人员、密切接触者以及外出就医人员转运工作 。
(六)后勤保障组 。 主要负责生活物资供应保障、垃圾分类清运等工作 。
(七)安全保卫组 。 主要负责区域内巡逻、卡口封闭管理、协助人员摸排协查、核酸检测组织等工作 。
三、分类实施社区防控措施
(一)高风险区 。
1.区域封闭 。 安排24小时巡逻值守 , 可通过安装监控设备、电子门磁等加强管理 , 防止人员外出流动 , 严格做到足不出户 。 对因就医等确需外出人员 , 须经社区防控办公室协调安排 , 实行专人专车 , 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 落实闭环管理 。
高风险区如位于城乡接合部或农村地区 , 卫生条件不足、管理难度大、存在较高传播风险 , 可将区域内居民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如确有必要 , 每户至多可留1人) 。 居家时做好环境消毒、居室通风等措施 。
2.宣传引导 。 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小喇叭、一封信等多种方式 , 及时发布封控信息和相关安排 。 引导居民落实个人防护、居室通风等要求 。 密切关注和及时回应居民诉求 , 共同营造良好的防控氛围 。
3.人员摸排 。 通过逐户上门摸排、建立微信群、查看水表电表信息等方式 , 尽快摸清高风险区内所有人员底数 , 及时掌握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血透患者、精神障碍患者、慢性病患者等人员情况 。 及时掌握尚未转运的应转运隔离人员情况 , 实行专人专管、严格管控 , 在转运前严格落实足不出户、上门采样、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