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健脾第一方小建中汤,脾胃调,百病消!

千古健脾第一方小建中汤,脾胃调,百病消!

文章图片

千古健脾第一方小建中汤,脾胃调,百病消!
民间有句古话“脾好命就好 , 脾虚命就虚” , 这其实和《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有胃气则生 , 无胃气则死”的道理是一致的 。 脾胃为人后天之本 , 婴儿自从母体出生后 , 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都需依赖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个调脾胃补气血的方子 , 小建中汤 。 小建中汤出自《伤寒论》 , 是一张温补脾胃、调理中焦的名方 。
为什么此方命名为“小建中汤”呢?“建”指的就是建立的意思 , “中”指的就是中焦中气 , 所以小建中汤是帮助调节脾胃恢复中气的经典方剂 。

1、小建中汤的方药组成及配伍特点
小建中汤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 , 由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饴糖组成 。 桂枝汤是万方之祖 , 在外调营卫 , 在内调阴阳 , 此方倍用芍药 , 其意图就是把药力收到中焦脾胃 。
方中重用甘温质润入脾之饴糖 , 一者温中补虚 , 二者缓急止痛 , 一药而两擅其功 , 配伍辛温之桂枝 , 温助脾阳 ,
祛散虚寒 。 二药相伍 , 辛甘化阳 , 温中益气 , 使中焦脾胃之气强健 , 不受肝木之乘 。

方中倍用酸苦的芍药 , 用意有三:一者滋养营阴 , 以补营血之亏虚;二者柔缓肝急止腹痛 , 与饴糖相伍 , 酸甘化阴 , 养阴缓急而止腹痛拘急;三者与桂枝相配 , 调和营卫、促使阴阳平衡 。
生姜、大枣合用 , 生姜助桂枝温胃散寒 , 大枣助饴糖补益脾虚;生姜和大枣协桂枝、芍药又可调营卫 , 和阴阳 。 加入炙甘草之意 , 一则益气补虚 , 助饴糖之功;二则缓急止腹痛 , 增强饴糖、芍药的药力;三则助桂枝、芍药以和阴阳;四则调和诸药 。
以上诸药配伍 , 辛甘酸甘合化以调和阴阳 , 重用甘温质润以抑木缓急 , 可使脾健寒消 , 肝脾调和 , 阴阳相生 , 中气建立 , 诸症痊愈 。 小建中汤重在温补中焦 , 建立中气 , 故方名为“小建中汤” 。
2、小建中汤的功效及临床主治
小建中汤具有温中补虚 , 和里缓急的功效 , 原方主要用于治疗中焦虚寒 , 肝脾失调 , 阴阳不和证 。 临床症状以脘腹拘急疼痛 , 时发时止 , 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 , 虚烦不宁 , 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 , 咽干口燥等 , 舌淡苔白 , 脉细弦为特点 。
3、小建中汤的适宜人群及现代临床应用
小建中汤应该算是中药汤剂中味道最好的方剂之一 , 其中有麦芽糖的甘甜香气 , 就连小孩也不排斥这个味道 。 此方药性十分平和 , 也比较适合日常养生服用 。 小建中汤的适宜人群:
1)适合比较瘦弱的人群服用 , 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 , 可以通过小建中汤调理脾胃 , 脾主肌肉 , 方中饴糖尤擅补充脾中的精微物质;
2)适宜气血不足、面色无华、容易心悸心慌的人群 , 小建中汤调理脾胃 ,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 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气血不足的情况 , 气血充足后 , 心悸心慌的问题自然就改善了 。
3)久病体虚、术后/放化疗后体虚、错吃药物伤及胃气的人群 , 小建中汤非常适合补体虚恢复中气 , 而且不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 人有胃气就有生机 。
此外 , 临床中报道 , 小建中汤广泛应用于肠应急综合征、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腹部痉挛、消化下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小儿脾虚泄泻、小儿脾胃虚寒性腹痛、小儿脾虚型疳积、小儿肠痉挛、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等 。